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功夫片导演的戏剧人生:抛妻弃子七子女,二婚遭背叛,三婚娶制片人

更新时间:2025-10-10 01:17  浏览量:3

著名的功夫片大导演罗维(1918-1996)是电影圈中大器晚成者,他在20世纪60、70年代的香港影坛上的名气是很大的,对影坛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

1970年底随邹文怀(1927-2018)加入新成立的嘉禾公司,成为嘉禾主力导演,开拍其创业作《天龙八将》(1971),票房过百万。

左起:李小龙、邹文怀、罗维

其后导演了李小龙(1940-1973)主演两部功夫片,掀起世界功夫片热潮,《唐山大兄》(1971)及《精武门》(1972)两部片都在当时收逾百万港元票房,破了当时的纪录,《精武门》更获得了第10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

罗维和李小龙

20世纪80年代后,他不再执导电影,只担任监制和出品人,最后监制的作品为洪金宝导演的《一刀倾城》(1993)。

这部耗资1800万拍摄大刀王五与谭嗣同的故事的《一刀倾城》,上映后票房惨淡,令罗维最后的事业一落千丈,赔光了家底。

1996年1月20日,77岁的罗维就因心脏病去世,晚景凄凉令人不胜唏嘘。

电影《一刀倾城》(1993)中国香港版海报

然而罗维的发展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其中的甘苦,恐怕只有罗维本人体会得最深刻。

【一】

1918年12月12日出生江苏徐州,祖籍武汉汉口。本姓张,童年时过继给舅父,改姓罗,曾名罗晶。

据说罗维孩提时长得不够靓,上学也不甚努力,并且调皮捣蛋,后来只上到初中二年级便被学校赶了出去,因而学识水平上先天不足。

年轻时的罗维

但是他酷爱表演艺术,当初抗战期间曾在成都、重庆、上海等地演过话剧,此后也参加过拍电影,然而由于模样的关系,只是给人当配角,没有什么发迹的兆头,罗维也常为此苦恼。

不过他在那段时期,却一不小心和剧团的周梦萍成婚。

事情是这样,当时罗维在四川的艺化歌舞团还是演小生,台上又唱又跳,有时候也演那种叫“文明戏”的话剧。

那时候的他长得虎头虎脑,精神得很,很得一般女人的欢心,所以围绕着他的桃色新闻总是层出不穷,就没断过。

艺化歌舞团里有一位叫周梦萍的女团员,心里一直偷偷喜欢着他。不过她长得又矮又小,性格可能也比较弱,团里很多人都欺侮她。

因为都是湖北老乡,罗维看不过去,就经常站出来替她打抱不平。

电影《金嗓子》(1955)剧照,罗维

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这种保护很容易就转化成一种亲近感。

1938年,他遇到五三五四重庆大轰炸,时局更加动荡,剧团实在维持不下去,宣告瓦解,团员们四分五散,各奔东西。

也许是为了在这乱世里互相有个依靠,罗维就和周梦萍顺理成章地同居在一起了。

电影《美男子》(1953)宣传册封面,左上男为罗维

周梦萍后来成了罗维名正言顺的妻子,而且是位非常能生的“子孙太太”,前前后后替罗维生了六个女儿。

这段从患难中开始的感情,最初想必也是有温情的。

两人从重庆来到上海,为了生活,罗维在不同的剧团接演各种角色。

电影《美男子》(1953)宣传册封底,罗维和蓝莺莺

这个期间,他曾为自己的前途苦思冥想过,甚至想通过改名来转换一下运气,当时罗维还叫罗晶,罗姓是不便改的了,那么“晶”改为什么字好呢?

一时没想到合适的名字,便搁了下来。

1947年的一天,罗维在拍电影休息时,和别的演员说笑,一个女演员取笑地说:“罗晶啊罗晶,人家一日都不好过,可你这三个日字怎么过呀!”

玩笑开过就算了,可罗维再也不能拖下去了,他找到一个会测字的朋友,朋友说,晶字三个日,叠在一起象竹节,前途会有阻得,并建议他晶字改成“维”字,是取四维八德的意思,但改名后20多年,仍不见前途有什么起色。

【二】

等到改名后的罗维,去了香港发展,周梦萍又在那替罗维生了个儿子。

罗维的好友李翰祥(1926-1996)曾经回忆:“那时我们住在九龙城太子道,他们住在衙前朗道,他儿子的满月酒是在乐宫楼摆的,我们夫妇都参加了,不过没有多久,就传出周梦萍拖男带女地回了湖北武汉,这之后我们就由罗维的介绍,认识了泰山新星刘亮华(1933-2014)。”

电影《野花香》(1959)宣传册封面,刘亮华

其实到了香港,环境稳定了,罗维生活却出了大问题。

罗维不再是当年那个只在舞台上蹦跶、靠耍嘴皮子逗乐观众的小演员罗晶了,他一心想着当导演,拍出好片子,在这个行当里干出点名堂来。

他的眼界开了,接触的人和事也完全不一样了,每天想的都是剧本、镜头、票房这些。

电影《多情河‎》(1957)宣传照,刘亮华

可妻子周梦萍呢,她似乎还停留在过去。她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在了孩子和家务上,围着锅台转,操心着柴米油盐。

罗维兴致勃勃跟她讲片场的趣事,讲他新构思的故事,她往往听得心不在焉,或者干脆听不懂,最后可能还是把话题绕回“今天菜价又涨了”或者“老三好像有点咳嗽”。

电影《小白菜》(1955)剧照,左起:罗维、王元龙、李丽华、钟情

不是说这些家务事不重要,而是夫妻之间,慢慢没了共同语言。

罗维在事业上遇到压力,回到家想说说,周梦萍能给的可能只是“别太累着”这样朴素的关心,却无法理解他内心对艺术的那股火,对他面临的竞争和复杂人际关系更是无从理解。

久而久之,罗维回到家话就变少了,感觉越来越闷。

电影《地狱十九层》(1950)剧照,前左起:周曼华、罗维

他可能开始觉得,妻子无法在精神上和他同步,无法给他真正需要的理解和支撑。

他内心深处那个有抱负、渴望被认可的男人,在妻子这里似乎得不到回应。

再加上周梦萍接连生了那么多孩子,身心疲惫,可能也不太注重打扮自己了,和罗维在外面见到的那些光鲜亮丽的女明星一比,差距就更明显了。

电影《地狱十九层》(1950)宣传册内页,下为罗维

他心里难免会生出一些嫌弃,觉得妻子带不出去,无法融入他正在奋力打拼的那个圈子。

这种嫌弃,可能一开始只是细微的感觉,但日积月累,就像墙壁上的裂缝,慢慢扩大。

【三】

而就在这个时期,刘亮华出现了。她是泰山公司的新星,漂亮,时髦,更重要的是,她懂电影,懂罗维正在努力的这个行当。

电影《多情河‎》(1957)宣传册封面,刘亮华

当时罗维和卜万苍(1903-1974)、马徐维邦(1905-1961)等人联合执导了国民革命先烈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历史电影《碧血黄花》(1954)。

罗维在这部电影中不仅担任导演,还在片中出演主要角色,就这样他和刘亮华因工作接触多了起来。

刘亮华欣赏罗维的才华,觉得他拍戏有想法,有股子闯劲。

电影《野花香》(1959)宣传照,刘亮华

罗维在片场发脾气,大家都不敢靠近的时候,刘亮华会悄悄递上一杯热茶,轻声说:“导演,累了就歇一会儿,别硬撑,身体要紧。”这话听起来简单,但在那个时刻,对于身心俱疲的罗维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他感觉被人理解了,不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发号施令的导演,更是一个也会累、也会脆弱的普通人。

左上为罗维和刘亮华的结婚照

于是在1955年,罗维和妻子周梦萍摊牌,决定结束这段夫妻关系。

周梦萍曾找李翰祥的妻子张翠英诉苦,但张翠英也无能为力。

李翰祥后来在《三十年细说从头》一书中谈到老友罗维时写到:“对罗维与刘亮华的同居,圈内的朋友不无微词,不过男女间的感情事,很难用恩义来衡量,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情为何物,这不是局外人可以理解的。”

左起:柯俊雄、罗维、梁兰思、田丰

罗维狠心将妻子周梦萍及六个女儿和儿子送回了武汉父母家,他开始每年还寄生活费,后来也就没有了联系。

【四】

在刘亮华的支持下,罗维决心以个人奋斗的姿态向命运宣战,于是1957年组建起一个名为“四维”的电影公司。

为了节约开支,他自导自演,自己当男主演,让第二任妻子刘亮华当女主演,很快他的第一部影片《翡翠湖》(1958)就出笼了,由于《翡翠湖》大胆暴露,票房成绩理想,罗维从此确立商业导演的地位。

电影《翡翠湖》(1958)宣传册封面,刘亮华

不过他在自建公司期间拍摄的多是描写爱情内容的片子,此时的邵氏公司却开始盛行黄梅调歌舞片。

故天不随人愿,罗维其后拍摄的《愿嫁金龟婿》(1958)、《野花香》(1959)、《桃花泪》(1960)、《猿女孟丽丝》(1961)等片都不卖座。

经济上一败涂地,要帐的债主结队上门,罗维夫妇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电影《桃花泪》(1960)宣传单正反两面

为了对付债主渡过难关,夫妻二人想了一个计策,每当有人上门来讨债,夫妻二人便借故吵架,且越吵越大,甚至要达到拳脚相加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债主们便识趣地走开。

这时的刘亮华也为罗维生下了儿子罗大卫,家里的开支也逐渐增多。

于是两人想这样总不是长久之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罗维1961年加入电懋公司,导演代表作有《无语问苍天》(1961)。

电影《无语问苍天》(1961)中国香港版海报

这个时期,罗维继续干起了老本行出演其他公司的电影,例如在李翰祥执导的邵氏影片《水仙》(1956)、《窈窕淑女》(1957)、《貂蟬》(1958)、《杀人的情书》(1959)及《武则天》(1963)等片中,饰演一些片中的配角,贴补家用。

电影《貂蟬》(1958)剧照,罗维和林黛

1965年,罗维摘下了四维公司的招牌,转投邵逸夫(1907-2014)的邵氏公司,首部执导的作品为《鳄鱼河》(1965),从此,罗维的运气就逐步到来了。

在邵氏5年,总共导演了17部影片,初期拍下不少如《金菩萨》(1966)、《铁观音》(1967)等的间谍片,其后专门拍攝武侠片,如《毒龙潭》(1969)、《虎胆》(1969)、《五虎屠龙》(1970)、《影子神鞭》(1971)等,其中不少由郑佩佩(1946-2024)主演。

电影《毒龙潭》(1969)片场,郑佩佩

开始,罗维进入邵氏公司不太习惯,后来,他试着将自已原拍过的一部名叫《女侠黑蝴蝶》(1968)的影片稍加修改,突出了其中武打情节。

影片公映后,比较卖座,以后又陆续拍了几部类似影片,结果也都收到很好效果。

罗维在邵氏时期的影片大都很卖座,如在1969年超过百万票房的国语片有5部,他执导的便占了3部。

罗维和李小龙

【五】

有人说罗维是天时、地利、人不和,这似乎有点道理,在罗维的成功里,有很大一部分功劳是第二任妻子刘亮华的,刘亮华精明强千,办事耐心细致,头脑冷静。

尽管后来二人分道扬镳了,但对于刘亮华的功劳,罗维是不该忘记的。

投靠邵氏是罗维的转折点,但真正使罗维显名于世,却是在嘉禾。

罗维和李小龙

在邵氏时,邵逸夫对他及对张彻(1923-2002)都一般看待,但罗维深谙“一山不容二虎”之含义,所以在嘉禾成立后,罗维便在邹文怀的鼓动下去了嘉禾,并在那里一举成名。

说是邹文怀的鼓动也不完全对,因为嘉禾成立之初,刘亮华也是嘉禾的股东之一。

所以邹文怀也是看重罗维在邵氏的商业价值,而刘亮华自然也是被网罗的对象,有了刘亮华的加入,罗维也就会进来。

罗维和李小龙

罗维为邹文怀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天龙八将》,而当初帮他渡过经济难关的却是如今的影坛巨星成龙。

然而,罗维也在“龙”字上吃了苦头,这又是他因“龙”得祸之说。

罗维在执导《唐山大兄》时,李小龙因自恃才高,有时不听罗维调遣,但还是勉强拍完了这部片子。

罗维和李小龙

自此之后,罗维对外就以捧红李小龙的恩师自居,对这棵摇钱树极为掌控,却也最终导致两人闹翻。

两人合作完《精武门》后,李小龙越发特立独行,已经没把罗维放在眼里。

随后再度合作筹拍《冷面虎》(1973)一片时,二人矛盾越来越深。

罗维和王羽

李小龙卖关子,迟迟不出来拍片,搞得罗维心急火燎,让妻子刘亮华到台湾请来了功夫巨星王羽(1943-2022)任主演。

李小龙闻知后,勃然大怒,骂骂咧咧地跑到邹文怀办公室发脾气,而罗维听到这一消息后,打电话找李小龙评理,以致二人的关系发展到“划地绝交”的程度。

左起:林翠、王羽、罗维、李小龙、刘亮华

不过,当罗维得知李小龙竟1973年7月20日骤然逝世,他在无线电视的专访中表现激动并眼泛泪光,表示虽然李小龙曾侮辱过自己,但毕竟他也曾为李小龙执导过两部电影,对李小龙的突然身亡感到难以置信。

【六】

这时刘亮华也逐渐看清罗维在对人处事上的不足,觉得老是给他处理善后之事极为不爽,于是提出离婚。

罗维和李小龙

当刘亮华与罗维离婚后,罗维才知道刘亮华早就是邹文怀的红颜知己,这些原因都促使罗维也终于自立门户,欲与嘉禾分庭抗礼。

1975年,罗维创建罗维影业公司,将准备转行做厨师、原名陈港生的成龙从澳洲召回,并亲自帮他改艺名为成龙。

罗维和李小龙

此后虽陆续为他推出《新精武门》(1976)、《少林木人巷》(1976)、《剑花烟雨江南》(1977)等武打片,但票房与观众的反响普通,直到1978年吴思远开拍由袁和平执导的新片时,将成龙外借去拍《蛇形刁手》(1978)、《醉拳》(1978),才让成龙尝到成功成名的滋味。

罗维和成龙

1980年,罗维娶了第三任妻子制片人许丽华,两人是在拍摄成龙主演的《拳精》(1978)时相识。

后来,让罗维没有想到的是,刘亮华不仅坑他,而他俩生的儿子罗大卫在母亲刘亮华的怂恿下,将李连杰介绍给嘉禾签了10年的合约,这让罗维暴跳如雷。

直到罗维1996年1月20日去世,他还记恨刘亮华,据说他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托人回武汉找寻原配妻子及7个孩子,但杳无消息,令他终生遗憾。

罗维拍摄于1987年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