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八都戏韵馆”正式开放:以戏曲为媒,让明代风骨“活”起来
更新时间:2025-10-09 09:46 浏览量:1
一座以明代廉政文化为根、以传统戏曲艺术为魂的沉浸式文化展馆——濮阳“八都戏韵馆”国庆假期正式对外开放。该馆通过创新性的展陈设计与艺术表达,将历史人物故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合,为公众提供了一处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文化体验新空间。
八都戏韵馆立足于濮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建设灵感源于明代濮阳知名的“八都坊”——一座为表彰八位刚正清廉的都御史而敕建的牌坊。展馆以“八都三尚书”这一杰出群体为主线,系统展示明代濮阳47位进士的集体风采,尤其聚焦其中九位贤达清慎勤廉、忠孝报国的事迹,致力于弘扬其蕴含的清廉自守、刚正不阿的精神传统。
馆内共分四层,构建起“寻根脉—赏繁花—观匠心—续薪火”的完整参观体验链。一层为“根脉·名阀之光”,通过历史文献、进士名录与人物画像,清晰勾勒出明代濮阳文脉昌盛、名臣辈出的历史图景;二层“繁花·古州戏台”复原传统戏台,定期展演以先贤事迹改编的《八都坊》《汲黯》等剧目,并系统介绍大弦戏、豫剧等地方戏曲形态,使静态历史在动态表演中焕发新生;三层“匠心·梨园百工”聚焦戏曲幕后,展示戏服、道具、乐器制作等传统工艺,凸显非遗传承中的匠人精神;四层“薪传·曲韵新声”则注重互动与创新,设置传习工坊、新编戏曲展演及观众投票环节,引导公众切身参与文化传承。
该馆的建立,是濮阳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重要实践。它不仅通过现代展陈语言活化历史资源,更借助戏曲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实现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统一,成为弘扬清廉文化、增强地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开馆当日,不少游客表示,这种“历史+戏曲”“展示+体验”的模式,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叙事边界,使厚重历史变得生动亲切。据悉,该馆已被列为当地廉政文化教育与青少年传统文化研学基地,未来将持续推出系列公共教育活动与专场演出,真正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