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范梅强:梅兰芳孙辈唯一从事戏曲者,难忘祖训,遗憾家族已无男旦

更新时间:2025-10-07 08:19  浏览量:1

你知道吗?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已经走过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而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梅兰芳的名字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但令人惊讶的是,在梅家第三代中,如今只有一个人还在坚守着这份传统——他就是梅兰芳的外孙范梅强。为什么偌大的梅家,只剩他一人在戏曲圈里摸爬滚打?当年母亲一句"你别丢人了"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从被家族不看好的门外汉到戏曲推广的幕后推手,他的经历比舞台上的戏码还要曲折。

一边是梅派艺术百年荣光,另一边却是后代传承青黄不接。这种矛盾在范梅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偌大的梅家,第三代竟只有范梅强一头扎进了戏曲行业。更让人意外的是,当他提出学戏时,亲妈梅葆玥(梅兰芳亲女儿)竟然劈头盖脸地骂过来“你别丢人了!”亲妈为何要给儿子泼冷水?这个从小在梅家大院长大的孩子,到底哪里“不配”继承祖辈衣钵?

要解开这团乱麻,还得从范梅强的童年说起。4岁前,他是梅家大院最受宠的“小尾巴”——梅兰芳会把从国外带回的望远镜、小火车塞进他手里,抱着他讲戏台上的故事。可这份温暖在他4岁那年戛然而止。1961年,梅兰芳因心脏病去世,范梅强的“爷爷记忆”永远停留在了那个和善的怀抱里。后来,他从梅兰芳的老秘书许姬传口中,拼凑出爷爷的另一面日本人逼他唱戏,他蓄须明志;汪伪特务逼他赴日公演,他敢注射伤寒疫苗装病——“国重于家,德先于艺”这八个字,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梅家用命刻下的家训。

文革时期,母亲梅葆玥和舅舅梅葆玖被拉去唱“样板戏”,传统戏服被烧,戏本被撕,范梅强连正经学戏的机会都没有。好不容易熬到文革结束,范梅强憋了一股劲儿要考戏校。母亲梅葆玥急得直跺脚“戏曲要童子功!你高中才学,嗓子、身段都定型了,考不上就是给梅家丢脸!”没想到,这个“半路出家”的小子竟然考上了。可还没等他在舞台上开嗓,命运又给他开了个玩笑——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当导演,彻底与“梅派传人”的舞台梦脱轨。母亲当场红了眼“学了四年戏,跑去搞电视?梅兰芳的外孙去拍片子,人家会怎么说?”范梅强没反驳,只是默默扛着摄像机进了片场。那时没人知道,这个“被转行”的年轻人,心里正憋着一个更大的计划。

就在所有人以为范梅强要彻底离开戏曲圈时,他突然在央视捣鼓出了个大动作——1998年从日本留学回来后,他成了戏曲频道的“幕后操盘手”。拍《梅兰芳》纪录片,把《贵妃醉酒》剪成短视频,带着年轻演员上综艺。别人骂他“不务正业”,他却笑称自己是“梅派的新媒体学徒”。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还把大外甥梅玮“拉下水”——这个梅家第四代,没学唱戏却成了戏曲研究员,整理出版了20多本梅派史料。在“梅派男旦断代”的焦虑中,范梅强用“导演+研究员”的组合拳,硬是给传统撕开了一道口子。可争议很快找上门。李玉刚在舞台上反串旦角,动辄标榜“梅派传承”,梅葆玖气得当场离席,范梅强更是直接喊话“别拿梅派当流量密码!”传统的边界在哪里?现代传播该不该给“野路子”开门?这场骂战,把梅家推上了风口浪尖。

骂战过后,表面平静了,底下的暗流却更汹涌。梅葆玖去世后,梅派男旦几乎断了香火,全国能演《霸王别姬》的年轻演员屈指可数。范梅强带着团队拍了100多部戏曲纪录片,可年轻人宁愿刷短视频看“戏腔翻唱”,也不愿走进剧院坐3小时。更棘手的是“身份困局”——有人说他搞推广是靠“梅家后代”的身份特权,没这层光环啥也不是;也有人骂他太保守,不懂迎合市场。范梅强自己也承认“单靠我们一家子,撑不起京剧的未来。”他试着和短视频平台合作,却发现算法只推“戏腔神曲”,传统折子戏根本没流量。保护传统怕成“活化石”,拥抱现代又怕丢了魂,梅家第三代的传承路,越走越窄。

范梅强总说“做梅家后人,不能丢人。”可“不丢人”真的够吗?他拍了20年戏曲纪录片,全网播放量加起来不如一个网红的戏腔翻唱;他整理了梅派所有戏谱,年轻人却只知道“苏三离了洪洞县”。靠情怀撑着的传承,就像在沙漠里种树——看着热闹,根却扎不深。与其纠结“谁正宗”“谁出圈”,不如想想当梅兰芳的戏服在博物馆里落灰时,我们到底在传承什么?是那身行头,还是“宁死不演汉奸戏”的骨气?

梅兰芳的外孙用摄像机守着传统,网红用戏腔收割流量;梅家后人说“不能丢了根”,年轻人喊“不创新就得死”。一边是祖宗留下的规矩,一边是时代砸来的饭碗,京剧的未来,到底该往哪走?你觉得,梅派传承该守着“纯正”,还是该向市场低头?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