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中国“超牛”女演员:儿子17岁去世,57岁丧夫,现在91岁依旧美丽

更新时间:2025-10-07 21:30  浏览量:1

说起王晓棠这名字,老一辈人准得竖大拇指,她那股子银幕上的劲儿,硬是把观众的心给拽住了。1934年出生在河南开封,那时候国家正闹腾着抗日,家里跟着大部队东奔西跑,五岁就拖家带口去了重庆。父母俩是京剧迷,王晓棠从小泡在那些唱腔里,耳朵里全是锣鼓味儿。爸妈看她有那份灵气,就找了荀派名家郎定一当师傅,她练得可认真了,初中毕业前已经能哼好几出经典段子,这底子后来全用在表演上了。1948年一家子在杭州安稳下来,她也没闲着,自个儿在家门口拉布帘子练功,嗓子一天天亮堂起来。

1952年,18岁的她参了军,进了总政文工团的京剧队。那时候日子苦,早晨五点钟就得爬起来翻跟头,练到汗流浃背。团里人看她勤快,很快就让她当文化教员,还评了个三等功。没多久调到话剧团,从端茶倒水的龙套干起,她一步步往上爬,台词默念,手势比划,慢慢就成了主角。1954年,言小朋调到团里,他比她大9岁,长得斯文,演技扎实,两人对戏时眼神一碰,就擦出火花。次年领了证,婚后一年生下儿子言群,一家三口日子过得稳当。王晓棠没歇着,1956年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当专业演员,从那起她的银幕生涯真正起飞。

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来挑人演《神秘的旅伴》里的小黎英,导演一眼看中她。她演那个机灵姑娘时,观众直呼过瘾,片子一上映,她就红了。那时候她才21岁,名字一下子传遍大江南北。接着几年,她接连拍了《边塞烽火》、《英雄虎胆》、《海鹰》,每个角色都让人记住她那股子英气。1963年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她一人分饰双胞姐妹金环和金燕,演得细腻入微,锁门那段回头低语,观众看完直掉泪。1964年,她捧回最佳女主角奖,那时候事业正旺,家里也热乎,言小朋在背后帮着带孩子,她专心扑在片子上。言小朋自己也是演员,早年在北京天津上海的京剧话剧团混过,1940年就开始文艺活动,底子厚实。他不爱抢风头,总是默默支持老婆的事业,儿子言群小时候多亏他照顾,王晓棠忙拍戏时,他在家张罗饭菜,教孩子认字。

王晓棠这人,事业心重,家庭也没落下。她在八一厂从演员干到导演,拍的片子总带点军旅味儿,又接地气。1960年代,她的作品一部接一部,观众爱看她演那些坚强女人,现实里她也一样,扛着家扛着厂。言小朋呢,演过不少配角,夫妻俩偶尔对戏,默契得像老搭档。儿子言群长到十几岁,继承了爸妈的文艺细胞,家里总有笑声。可惜,好日子没多久,1974年变故就来了。那年言群17岁,得了肝炎,医疗条件差,拖延了病情,送到医院时已经晚了。王晓棠和言小朋当时在北京郊外干活,手头紧巴巴的,凑钱治病都费劲,最终还是没留住孩子。这事儿砸得他们一家子喘不过气,王晓棠好长时间缓不过来,言小朋拉着她往前走,两人咬牙继续过日子。

儿子走后,王晓棠把劲儿全使在工作上。1975年她回厂,从演员转导演,自导自演的《翔》在重庆拍,那片子讲飞行员的故事,她演女主角时把那份坚韧演活了。当地人看她指挥片场,都喊她电影女神。1980年代,她又导了《回首》,去乡村访民采故事,剧本改了又改,上映后观众反馈热烈。言小朋一直陪着她,演些小角色,帮着对台词。夫妻俩就这样互相扶持,日子虽苦,但有奔头。1992年,王晓棠接了八一厂厂长,那年她58岁,丈夫言小朋67岁,本该是风光时候,谁知他查出白血病,来得凶猛。治疗几个月,终究没扛住,6月5日走了。王晓棠57岁那年守着丈夫最后几天,手里攥着他的手,厂里事一大堆,她还得一边扛着丧事一边开会。这双重打击,搁谁身上都够呛,她却没倒下,次年7月就晋升少将,成了首位女将军厂长。

从那起,王晓棠就把厂当成家,改革压力大,她天天翻文件,审预算,推新片子。1993年授衔那天,她穿军装站台上,肩章闪亮,敬礼手平齐眉。厂里人说她走路带风,从不拖拉。1994年她导《山楂树》,高原上拍,风雪里喊开机,演员冻僵了她递热水袋。后期配乐,她听样带摇头重录,手势指挥节拍。1995年厂年会,她讲话定目标,台下人记笔记,她下台握手问进度。1996年带队出访,机场拖箱过闸,酒店开会签协议,回国组织培训,站讲台演示剪辑。1997年获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奖,她上台领证书,双手捧着鞠躬谢。1998年当选影协副主席,大会发言手持稿纸读得稳。1999年成政协委员,列席会议记提案,散会讨论脚步跟上。​

2000年,她演《山村风流》,乡村路骑三轮进村,村民围观她问路继续走。2001年导《芬芳誓言》,北京郊外指挥布景,锤钉固定演员姿势。2002年退休,闲下来也没歇,讲座站讲堂投影旧片,学生问她举例手势答。2003年出席电影节,红毯裙摆轻摆挥手。2004年纪录片采访,坐沙发回忆拍戏双手比划。2005年捐档案,箱子抬进馆签捐赠书按盖章。2006年上电视谈艺术,演播厅坐讲细节主持人递话筒。2007年访老战友,火车窗外景飞聊旧片手势忆场景,到站抱肩道别。2008年导短片,社区蹲地看监视器喊重来。2009年获终身成就奖,台上领奖杯双手捧举高。

2014年90岁生辰,厂里庆切蛋糕刀稳宾客敬酒碰杯喝。2015年演客串,片场坐椅化妆上台词念清。2017年访谈纪录,镜头前坐讲京剧甩袖示范。2019年写文章,电脑敲保存打印。2020年疫情录视频,手机支架讲抗疫故事。2021年线上会,屏幕前坐发言键入。2022年春晚彩排,台上站灯光试点头过。2023年线上讲座,学生问答语音清。2024年90岁上百花迎春联欢,舞台走旗袍唱段掌声鞠躬。

​王晓棠这辈子,事业上风生水起,家庭却像被命运捏了把。儿子17岁走时,她正值壮年,丈夫57岁后她守着空荡荡的家,厂长肩上还压着千斤担子。她没再婚,也没其他孩子,日子全靠工作填满。荣誉一个接一个,她说回报人民是终生的事业。这话听着朴实,却重千斤。她从开封小丫头到女将军厂长,一路磕磕绊绊,亲人一个个少,劲头却没散。娱乐圈里,像她这样咬牙往前走的女人不多见,观众看她片子时,总觉得那股韧劲儿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