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京剧登春晚 40 年遇冷?梅葆玖遗孀呼吁:黄金时段该还给国粹

更新时间:2025-10-02 03:30  浏览量:2

春晚戏曲节目又被安排在零点后?梅葆玖遗孀的呼吁戳中不少人的心。

这位梅派艺术的守护者接续丈夫遗愿,直言京剧在春晚的“边缘化”正在稀释国粹根基。要知道,梅葆玖生前就痛批“鞭炮档”形同走过场,如今问题仍在。

咱得知道,这不是第一次有人为春晚京剧发声。早在2010年两会上,梅葆玖就火力全开,直指春晚把京剧塞进零点后的“鞭炮档”实属形式主义。

“大家都去放爆竹、吃饺子,怎么弘扬国粹?”他在发言中强调,哪怕黄金时段给10分钟,也比深夜点缀强得多。这份执念延续到2014年终于有了转机,马年春晚将京剧《同光十三绝》放在晚10点左右,算是暂时走出了尴尬时段。

如今梅葆玖遗孀重提此事,背后藏着更深的担忧。中国戏曲学院王婷教授在《研析京剧〈捧印〉,探寻“梅派”艺术》中指出,梅派艺术的传播高度依赖主流平台曝光。春晚作为国民级舞台,其时段安排直接影响观众对京剧价值的认知。

更关键的是,京剧在春晚的待遇正悄然下滑。从1983年首届春晚京剧《坐寨盗马》《空城计》双戏登台,到近年常被压缩进戏曲大联唱,时长从十几分钟缩水到三五分钟,时段也反复退回深夜。

春晚40年,京剧从没缺席,却慢慢从“主桌”挪到了“边角”。1983年首届春晚就定下基调,黄梅戏《天仙配》与京剧两大选段同台,撑起戏曲板块半壁江山。

1990年代是京剧的春晚黄金期。1995年春晚,京剧《铡美案》选段占据晚9点黄金档,尚长荣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一开口,就成了当年的热议话题。那时的戏曲节目多是独立成篇,很少被“打包”呈现。

变化从2000年后开始显现。戏曲节目逐渐整合为《梨园闹新春》这类大联欢形式,京剧常与地方戏混搭出场。更明显的是时段后移,2010年前后多次落入零点后的“鞭炮档”,正如梅葆玖所说,这个时间点观众早已分散。

虽有2014年《同光十三绝》的短暂回温,但整体趋势并未逆转。2025年春晚,大连京剧院的《麻姑献寿》选段虽获好评,仍被安排在零点钟声后的歌舞节目之间,播出时实时收视率较黄金档下跌近三成。

就像京剧里的“过场戏”,时段的变化藏着艺术传播的密码。黄金档对京剧而言,从来不止是时间问题。

为啥非黄金档不可?国家京剧院《戏曲普及指南》里算过一笔账:春晚黄金时段(晚8点至10点半)的观众留存率,是深夜时段的5.8倍。

这个数据背后是认知传递的关键窗口。中国戏曲学会2024年发布的调研显示,72%的年轻观众首次接触京剧,是通过春晚等主流晚会。而接触时段直接影响兴趣度——黄金档观看的观众中,31%会主动搜索更多唱段,深夜时段这一比例仅9%。

梅派艺术尤其需要这样的窗口。王婷教授在研究中提到,梅派唱腔的“圆融含蓄”需要观众专注聆听,深夜时段的嘈杂环境会消解其美学价值。比如《贵妃醉酒》中的“四平调”,必须在安静氛围中才能品出妙处。

更重要的是文化象征意义。罗怀臻在评析2025戏曲春晚时说,主流平台的时段安排,本质是对文化价值的排序。黄金档给京剧,传递的是“国粹值得被郑重对待”的信号,这种心理暗示对文化传承的作用难以估量。

有人说京剧节奏慢不适合春晚,越剧的逆袭却打了脸。2025浙江卫视越剧春晚全网触达25亿人次,20-39岁观众占比超六成,靠的正是“守正创新”。

他们的秘诀藏在细节里。晚会保留《断桥》《打金枝》等经典选段,但加入了rap、爵士乐等元素。《念》这首越歌里,传统唱腔混搭说唱,弹幕里全是“原来戏曲可以这么潮”的留言。

技术赋能让传统更鲜活。浙产机器狗“汪巳如意”串场,双舞台用水流通道连接传统戏台与现代科技台,营造出“时空隧道”的观感。这种创新没丢根本,正如导演裘鸿维所说,核心是让年轻人看到感兴趣的内容。

京剧其实也有成功尝试。2025戏曲春晚上,京剧与粤剧、川剧、婺剧同台演绎《白蛇传》,四种声腔碰撞出新鲜感。大连京剧院95后演员杨鹏程在春晚表演《麻姑献寿》,俊美的扮相与婉转唱腔圈粉无数,证明年轻观众并非排斥京剧,只是需要贴合审美的呈现方式。

恢复黄金档不是简单“挪位置”,得拿出让观众坐得住的内容。结合成功案例,至少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是“经典精缩”。选取10分钟左右的核心选段,保留完整的“唱念做打”。第二条是“名家带新人”。评剧艺术家冯玉萍带着四位徒弟登戏曲春晚,师徒同台的默契配合赢得满堂彩,京剧完全可以借鉴。第三条是“科技加质感”。参考越剧春晚的双舞台设计,用多媒体还原京剧场景。

国家京剧院2024年的试演数据显示,采用“经典精缩+新人参演”模式的京剧节目,年轻观众满意度达83%,远超传统呈现方式。这说明只要找对方法,京剧在黄金档完全能站稳脚跟。

梅葆玖遗孀的呼吁,本质是希望京剧被“郑重对待”。从1983年到2025年,春晚舞台上的京剧变的是时段,不变的是文化根脉。

越剧的出圈证明,传统戏曲从不是“老古董”。只要给它合适的舞台——哪怕只是10分钟的黄金时段,再用符合当代审美的方式包装,国粹就能焕发新生。

春晚的黄金档,从来不是某门艺术的“特权”,而是留给真正有价值的文化遗产的位置。当京剧能在这个时段从容唱响,传递的不仅是一段唱腔,更是文化自信的底色。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