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国庆看戏不迷路!上海京剧院 “七天五剧” 登陆天蟾,老中青名家带你玩转京剧盛宴

更新时间:2025-10-02 14:01  浏览量:3

国庆黄金周去哪儿?与其在景区人挤人,不如来上海天蟾逸夫舞台赴一场 “京剧之约”!

恰逢建院 70 周年,上海京剧院精心打造的 “建院 70 周年系列演出” 将于 10 月 1 日至 6 日精彩开演,五部经典大戏接连登台,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全员集结,用名家演名剧的豪华阵容,为申城观众奉上一场为期六天的国粹盛宴。

五部经典同台,70 年艺术家底一次看够

从 1955 年建院至今,上海京剧院始终深耕京剧艺术,攒下了一肚子 “好家底”。这次国庆演出,剧院直接亮出 “压箱底” 的精品 —— 从周信芳提议创排的上京首部连台本戏《七侠五义》,到麒派艺术的 “看家戏”《宋士杰》;既有经过重新整理、满是江湖气的《黑旋风李逵》,也有文武兼备、藏着上海韵味的《白蛇传》,更有被誉为京剧 “里程碑” 的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

这五部戏风格各异,却都藏着上京 70 年的艺术积淀:《七侠五义》里有灵动的表演和现代化的威亚、机关布景,让传统故事 “活” 起来;《曹操与杨修》用复杂的人物性格,把传统京剧的表演边界再拓宽;《宋士杰》则延续着麒派 “演人不演戏” 的精髓。不管你是资深戏迷,还是第一次接触京剧,都能在这五部戏里找到自己的 “心头好”。

老艺术家带徒登台,“传帮带” 藏着京剧传承的密码

台上的精彩,离不开台下的 “薪火相传”。这次演出,上海京剧院的 “传帮带” 机制直接搬到了舞台上 —— 年逾七旬的麒派名家陈少云,带着弟子郭毅一起演《宋士杰》,一招一式都是 “手把手” 教出来的真功夫;花脸名家安平则和青年演员阮登越同台扮李逵,让年轻演员在台上 “边演边学”;就连《曹操与杨修》的创排者之一尚长荣,都亲自下场指导青年演员复排,不仅教表演细节,还会讲清楚 “为什么这么设计”“每次修改的缘由”,让后辈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中生代演员也扛起了 “大梁”:梅派大青衣史依弘在《白蛇传》里挑梁演白蛇,唱念做打样样精湛,尽显 “文武兼备” 的功底;熊明霞、严庆谷、傅希如等名家也将在不同剧目中亮相,稳住演出 “基本盘”。而杨东虎、郭毅等中青年演员,以及陈志鹏、赵宏运等 90 后新生代,也在《七侠五义》《曹操与杨修》中崭露头角,行当齐全、流派纷呈,让观众看到京剧传承的 “生生不息”。

一句台词、一个身段都要改,上京的 “较真” 只为对得起观众

能成为 “经典”,从不是 “一劳永逸”。上海京剧院的戏,都是 “磨” 出来的 —— 就拿这次要演的《七侠五义》来说,自复排后就没停下 “修改” 的脚步:专家研讨会提了意见,改;观众看完有反馈,改;小到一句台词的语气、一个身段的幅度,大到一场戏的删减、一个机关布景的效果,只要能让戏更精彩,剧组就愿意 “折腾”。

就在九月下旬的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上,《七侠五义》刚演完,剧组第二天回上海就开了会,专门讨论 “十一” 演出要怎么再精进。“作品要和观众直接交流,才能检验出真感染力。” 剧组主创的话,道破了上京的 “创作密码”—— 不追求 “一次性热闹”,只做能经得住时间考验、对得起观众期待的 “精品”。

这个国庆,如果你想感受国粹的魅力,不妨来天蟾逸夫舞台。从 10 月 1 日到 6 日,每天都有好戏上演,让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带你沉浸式体验京剧的 “真善美”,在锣鼓声中,读懂上海京剧院 70 年的艺术坚守与创新活力。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