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艺术的回响从来不是独唱

更新时间:2025-09-30 16:37  浏览量:1

大幕如夕阳般徐徐垂落,掌声似春雷般久久回荡。国家大剧院与北京京剧院联袂打造的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以翰墨丹心为笔,以家国情怀为墨,将"颜筋柳骨"背后那位铁骨铮铮的唐代忠臣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当代舞台。这部作品如同时光的摆渡者,以历史的厚重感为锚,以流派的精髓为桨,以极简的美学为帆,引领观众穿越千年,与那位以笔墨书写忠诚的书法大家展开心灵对话。

创作团队深耕历史沃土,让艺术的根须深深扎进《新旧唐书》等典籍的土壤。全剧九场戏犹如九幅历史画卷,从"歃血盟誓"到"慷慨就义",每个章节标题都似金石铿锵,暗藏命运的惊涛骇浪。编剧以史为经,以情为纬,将冰冷的历史记载编织成有血有肉、经脉分明的戏剧肌理,让忠魂在舞台上重获新生。

舞台上的颜真卿宛如一株傲雪青松,其形象在多重维度中渐次舒展。安史之乱的烽火不仅映照出大唐盛衰的轨迹,更淬炼出这位忠臣的赤子之心。他如砥柱般忠诚,似利剑般果敢,若磐石般刚正,在七旬高龄仍以老骥伏枥之姿临危受命。这般立体饱满的塑造,让历史长河中的忠魂在聚光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

京剧艺术的精髓在这方舞台上绽放异彩。七大门派的行当艺术如七色虹霓交相辉映,奚派、梅派等流派的唱腔似清泉流转。张建峰饰演的颜真卿,在朱绍玉精心谱写的乐章中,将西皮流水般的唱腔化作情感的波涛。特别是"祭侄"一幕,那字字泣血的二黄散板,如杜鹃啼血般撕心裂肺,百字长腔似决堤之水倾泻而出,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怆渲染得淋漓尽致。

舞台视觉宛如一幅留白的水墨长卷。高广健从传统"帐杆"中提炼出的极简美学,以寥寥数笔勾勒出千军万马的磅礴气势。那些倾斜交错的线条,既是城阙的骨架,也是命运的隐喻。蓝玲设计的服饰则如同时光的调色盘,新旧交融却不露痕迹,让每个角色都披挂着符合身份的历史质感。

当多媒体将《祭侄文稿》的墨迹徐徐渲染,我们仿佛看见颜真卿的泪水与墨汁交融,听见狼毫在纸上划出的呜咽。这种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正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诠释,让古老的京剧艺术在当代舞台上绽放出崭新的光华。

"在场性"犹如戏剧艺术独有的灵魂之光,使其在艺术殿堂中熠熠生辉。导演李卓群如同一位精妙的织梦者,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的舞台上,将观众与戏剧的距离编织得亲密无间。她让半圆形乐池的外沿化作情感的画布:吴节与鱼国恩密谋时诡谲的眼波,颜真卿与王倩儿重逢时颤抖的指尖,都在聚光灯下纤毫毕现,将人物内心的惊涛骇浪凝固成永恒的艺术瞬间。而乐池本身则化作时光隧道,演员们穿梭其间,为观众带来不期而遇的惊喜,让整场演出如行云流水般酣畅淋漓,构筑起令人沉醉的"三面观演"幻境。

艺术的回响从来不是独唱。正如古人云"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京剧《颜真卿》以历史为琴,以当代为弦,奏响穿越时空的共鸣。它摒弃炫技的浮华,在守正中创新:程派青衣的水袖如泣如诉,老生唱腔里沉淀着千年风骨,现代舞台语汇与传统程式相得益彰。这种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让京剧这株古树绽放新花,其纯粹的美学意境既滋养着老戏迷的记忆,也叩击着年轻观众的心扉,证明经典艺术永远拥有打动不同世代观众的神奇魔力。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