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意象并茂 形神相生——观新编京剧《颜真卿》

更新时间:2025-09-30 09:49  浏览量:1

景俊美

大幕缓缓落下,掌声经久不息。国家大剧院和北京京剧院联合创排的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演绎以书法名世的唐人颜真卿的精忠报国故事,令人耳目一新。作品以历史厚度锚定主题内核,以流派精髓传承经典基因,以极简美学夯实舞台根基,让当代观众与历史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和价值共振,显示出扎根传统、回应时代、创新表达的艺术追求。

京剧《颜真卿》剧照。 资料图片

《颜真卿》用心开掘历史资源,创作根脉植得深、扎得牢、立得稳。编剧基于新旧唐书等重要史料进行创作,准确提炼历史内涵,精心设计戏剧架构。全剧共9场,从“歃血”“兵援”“报捷”“遭陷”“祭侄”“受命”“被囚”“传书”“就义”等篇章标题,就可看出故事情节之跌宕起伏。剧作家用心将历史细节转化为戏剧冲突,使得该剧不仅有血肉,更有经脉和骨骼,传递出鲜明的精神旨归。

人物塑造上,颜真卿的性格、命运和精神底色丰赡且多维。对其“忠义”的展现,没有停留于抽象的符号,而是深探安史之乱后大唐由盛至衰的历史肌理。于是,观众看到了非同一般的颜真卿形象。他忠诚,在跌宕的人生中,忠诚于家国,忠诚于百姓,这是他始终不变的底色;他果敢,敢率三千将士迎战敌军三万精锐;他刚正,遭权奸谗陷仍不改初心;他担当,国家有难,于古稀之年临危受命,并最终献出生命……这样的人物、故事和主题,显示出剧作家以历史故事诠释担当精神与家国情怀的艺术自觉。

文本是骨架,表演是血肉。京剧的唱念做打在舞台上得到很好的体现,特别是人物的角色感、京剧的流派特色以及行当艺术的丰富性,使得人物形象立体饱满。《颜真卿》严格遵循京剧行当规范,主要人物涉及老生、青衣、老旦、净、丑、武花脸、小生7个行当和奚派、梅派、李派、裘派、萧派、武净叶派和小生叶派等多个流派,这在一般的戏曲剧目里是少见的。“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京剧《穆桂英挂帅》如是,越剧《五女拜寿》如是,豫剧《打金枝》亦如是。

以奚派老生张建峰饰演的颜真卿为例,演员在朱绍玉的唱腔设计托举下,用“最京剧”的韵致传递出人物的悲欢离合。唱腔涉及西皮摇板、西皮快板、西皮散板、四平调、西皮流水等10多种。因为这种丰富和妥帖,人物情绪得到充分展示。如“祭侄”一场,一小段“见侄儿不由人珠泪滚滚”以二黄散板开始,字字铿锵,瞬间揪住观众的心。当得知兄长与另一侄儿仅剩几根骸骨时,颜真卿的情绪从悲情转为震颤,一口气唱出“抚兄长不由人五内俱焚……”100多个字的大段唱词,哭腔的处理,有强烈的递进力量,与颜真卿见遗骨而心碎的悲痛心情结合得恰到好处。

与表演的丰富性相比,作品舞美设计遵循极简美学,不追求大制作。视觉总监高广健从传统戏曲的“帐杆”中汲取灵感,构建城阙、军帐、宫廷、禅庙等场景。“歃血”时,帐杆纵贯舞台,营造出紧张的战争氛围;“就义”时,帐杆倾斜交错,凸显悲壮的意味。一物多用、以虚写实的设计,既保留了京剧写意美学的精髓,又避免了传统舞台的场景单调,让观众充分感受到简约而不简单的艺术魅力。

与主视觉互为支撑的,是灯服化道等艺术元素的合力加持。“祭侄”一场最为突出,颜真卿挥笔书写《祭侄文稿》时,多媒体对文稿进行了艺术渲染,墨色由淡到浓、笔触由缓到急,颜真卿的悲愤情绪在笔墨中流淌。蓝玲在服装和造型上也别具匠心,舞台上同时存在有年头和新设计的服饰,观众一点儿不觉得违和,新而不杂、艳而不怯,设计完全服务于人物和表演。

“在场性”是戏剧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大魅力。导演李卓群很好地调度国家大剧院戏剧场的舞台,突出戏剧与观众的亲近和互动。一方面,巧妙利用半圆形乐池的外围,呈现吴节和鱼国恩诡计议定、颜真卿和王倩儿再度重逢等段落,强化人物面部表情,突出人物内心世界。另一方面,有效利用乐池空间处理上下场,既给观众带来出人意料的“惊奇”,也使节奏更加紧凑流畅,形成了具有沉浸感的“三面观演”效果。

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文艺不是单向的输出,众音竞美只完成创作的一半,另一半在于观众的参与和反馈。京剧《颜真卿》求日新而不袭故常,重技术却不事炫技,多方位考虑观众接受度,以历史精神的当代回响、表演上的流派竞放、舞台调度的现代意识,让整场演出纯粹而干净,意象并茂,形神相生。京剧艺术的美可以跨越时空,感动一代代新老观众,得到了再一次的证明。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