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现代京剧《红灯记》走进国防大学!

更新时间:2025-09-27 11:24  浏览量:1

这是一堂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这是一次深邃的党性修养教育

这是一场深厚的艺术素养教育

精神绵延,砥砺初心;血脉庚续,激发力量。9月25日晚,国家京剧院创演的现代京剧《红灯记》走进国防大学红山口教学区,为全体教职员工和学员献上一场震撼心灵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课。

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党员李玉和一家三代人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坚决完成党组织赋予的艰巨任务,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大幕开启,场景设定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龙潭车站附近的一个夜晚,通过一盏看似普通的“红灯”和一个家常的“表叔”话题,巧妙地引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秘密任务。就在主人公李玉和刚刚领命、斗志昂扬之际,叛徒出卖和敌人布网的消息传来,这种任务与危机的紧张冲突感,为整个故事埋下了伏笔。

剧中,同为一家人却不同姓,为着同一个崇高理想结合到一起的革命家庭,通过一盏红灯照亮了李玉和一家三代人对党的绝对忠诚。

经典唱段响起,掌声如雷贯耳,当铁梅唱起“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时,台下许多官兵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这经典唱段承载了太多人的集体记忆。

通过灯光与布景的巧妙结合,舞台在李玉和家的质朴温暖与日寇审讯室的阴森冷酷中自如切换,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张力,现场极具感染力。

铁路工人李玉和只身赴宴斗鸠山,毒刑加身作笑谈,含笑刀山战日寇,心红胆壮志如钢,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后,在牢房中、在刑场上,他都英勇顽强,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

烈士遗孀李奶奶,为孙女痛说革命家史,忍痛含悲悉心抚育革命根苗,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沉着冷静、信仰坚定,鼓舞铁梅斗志昂扬、坚定无畏,成功地将革命的火炬,传递到下一代人手中。

活泼聪慧小铁梅,继承奶奶和父亲遗志,在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下,机智地摆脱敌人追捕,把密电码送上柏山,胜利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全场最高潮,无疑是“痛说革命家史”。这一幕,李奶奶声泪俱下,随着节奏越来越紧张、情绪越来越激动的念白“铁梅呀,你不要哭,莫悲伤,要挺得住,你要坚强”,艺术家韵味醇厚的演唱和细腻传神的表演,将人物内心的坚定、痛楚与希望演绎地淋漓尽致,赢得官兵阵阵掌声。

舞台艺术的魅力,引人入胜,那盏红灯每一次出现,都牵引着官兵的心,作为铁路信号灯它是剧情纽带,其象征意义深入人心;作为革命信物,它代表党的领导和任务;作为精神火种,它体现永不熄灭的火种。三代人传递红灯,是革命事业代代相传的隐喻。

《红灯记》作为革命题材现代京剧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承载深刻思想政治教育意蕴的经典文艺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将革命传统、党性原则和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广大官兵心中,教职员工和学员在生动的观演体验中感悟革命先辈的忠诚信仰、汲取砥砺奋进的强军力量。

演出结束后,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一名教员感慨道:“这是一次直抵灵魂的思想洗礼,是优秀文艺作品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用艺术的语言讲述共产党人的初心,用经典的力量淬炼强军兴军的使命担当。”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正义因捍卫而昭彰,精神因弘扬而弥新。广大官兵表示,要把伟大抗战精神根植头脑,不断在实践中发扬光大,大力弘扬抗战先辈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不断把强军兴军事业推向前进。

图片:张茂楠

主管 | 国防大学政治工作部

主办 | 国防大学政治工作部宣传处

编辑 | 冯海锋

来源 | 原创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