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挑大梁 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完美收官
更新时间:2025-09-27 08:43 浏览量:1
潮新闻客户端 郭楠 通讯员 吕佳银
9月26日晚,随着“幕起三江·艺起逐梦”闭幕展演的精彩落幕,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正式画上圆满句号。本届大赛自8月16日启幕以来,吸引3.5万余观众现场观演,平均上座率超90%,全面展示了浙江戏剧创作的蓬勃生机与旺盛的市场活力。
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大戏作品精品剧目
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小戏作品优秀剧目
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优秀演员
浙派佳作竞艳 多元创作彰显艺术高度
本次大赛共有55家单位47部大戏和19个小戏参赛,涵盖越剧、婺剧、绍剧、甬剧、台州乱弹等13个戏曲剧种和话剧、舞剧等5个戏剧门类,集中体现了近年来浙江舞台艺术创作的丰硕成果。
评选期间,大赛联合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创新开展“一剧一评”活动,通过与剧目主创团队开展“观后谈、青年谈、研讨谈”等形式,充分展示我省新创优秀剧目亮点与特色;并举办“文化强省建设与浙江戏剧发展”研讨会,汇聚专家智慧为我省舞台艺术把脉问诊。
本届戏剧大赛来自全省各设区市及省属文艺院团47部大戏和19个小戏报名,共有48家院团、3所院校、4家文化馆站参赛,25部大戏和7个小戏参评剧目进入终评。经评审委员会评选,评出精品剧目5个,优秀剧目10个,优秀小戏6个,创作、表演等单项荣誉20个。这些作品题材涵盖历史、现实、经典重构等多维度,艺术手法多元,体现出浙江戏剧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强劲势头。
青春力量挑大梁 戏剧传承现新貌
闭幕展演现场,青年越剧演员李云霄亮相演绎《孔雀东南飞》选段赢得满堂喝彩。
本届大赛中,青年演员已成为中坚力量——80%的大戏主演为35岁以下青年演员,陈丽君、王炜佳、王恒涛、苏醒等一批优秀青年戏曲人才在舞台上尽展风采,展现出浙江戏剧人才梯队的扎实结构与蓬勃活力,“青春戏曲”成为新的文艺金名片。
在舞台呈现上,“青春语汇”表现为大胆的跨界融合与科技赋能,成为驱动“内核焕新”的视觉引擎。多媒体影像、沉浸式舞美等技术的普遍运用,构建了符合Z世代审美的剧场体验。这种创新通过“线下观演+线上传播”的模式成功触达更广泛的年轻群体,实现了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的双赢,生动证明了这股奔涌的“后浪”正以其独特的语汇,重焕戏剧艺术的内在生命力。
观演热情高涨 戏剧生态持续优化
两日前,大赛组委会推出了闭幕展演的100张公益票,在开票一分钟内被抢购一空,正式售票也在五分钟内迅速告罄。回顾大赛开幕以来,连续半月有余的密集演出几乎场场座无虚席,从白发老者到青春少年,从本地戏迷到跨省追戏的爱好者,不同群体的真实反馈与评价,共同勾勒出浙派戏剧“既有传统根脉,又具当代活力”的繁荣图景。
从《我的大观园》公益票一分钟抢空到多部剧目全场售罄,本届大赛观众参与度创下新高,且30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显著提升,青年观众通过“跨城追戏”“社交分享”形成二次传播,进一步扩大赛事社会影响力。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相关话题热度攀升,大赛相关内容线上浏览量破2300万次。
作为东道主,宁波进一步丰富大赛内容,同步举办2025周信芳戏剧季,总计推出宁波优秀民营剧团展演10场、全国精品剧目展演50场、“文艺赋美”戏剧角展演100场、“天然舞台”惠民演出1000场,实现“专业与民营共促、青年与老年共享、城市与乡村共振”。
本届大赛中涌现的多部优秀作品将走向全国舞台。获评“精品剧目”的越剧《我的大观园》、婺剧《三打白骨精》、话剧《北上》于近日亮相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10月,这三部作品将参演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角逐第十八届文华奖,标志着浙产戏剧正走向全国艺术高峰。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伟刚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未来浙江戏剧将以“守正”为根,守护好各剧种的本体特色;以“创新”为魂,让“老剧种”唱出“新味道”;以“青春”为翼,深耕“新松人才”,让更多优秀的艺术家脱颖而出;以“惠民”为本,让戏剧走进社区、乡村、校园,让“老观众”带动“新戏迷”,让浙江戏剧真正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