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为什么“闽南”二字深入人心,闽中、闽东或闽北呢?

更新时间:2025-09-14 06:44  浏览量:1

“闽南”一词早已超越地理概念,成为地方特色文化和传统符号。在闽南厦漳泉三地,“闽南”二字的传唱度和遍及度很广。

在晋江和龙海,两地相距百公里,分属不同城市,但你依然可以看到闽南特色的文化街区五店、后街等。在闽南的其他县市,似乎大家都很热衷于用“闽南”二字来冠以地方文化特色,比如闽南美食、闽南街区、闽南宗教和闽南戏曲等等,闽南猪脚饭、闽南沙茶面、闽南面线等在闽南三市下属县随处可见,似乎大家都能代表闽南,也都成为闽南的一部分。

这样的情况在福建其他城市却并不多见。

比如,闽中包括福州和莆田,福州美食有鱼丸、肉燕、佛跳墙等,莆田美食则以卤面著称。但我们很少看到福州本地人将自己的美食命名为“闽中美食”,莆田的大街小巷应该也很少看到“闽中”的招牌,福州三坊七巷是福州的文化街区,但里面几乎不会有关于“闽中文化”的表述;

三坊七巷

闽东特指宁德,闽东在宁德市的使用场景其实还是蛮多的。比如我们会听到闽东美食的说法,以及闽东一些文化符号畲族服饰、廊桥等。但总体而言,“闽东”二字虽然使用很广,但严格意义上只是体现在地理层面,闽东即宁德,宁德即闽东,并未让所有宁德人联想到闽东文化认可和由此产生自豪感的高度;

同理,闽西、闽北也差不多类似,会有这块的表述,但并没有形成全社会广泛的共识和文化认同。

而闽南则不同,“闽南”二字简直是厦漳泉三地百姓的共同“招牌”,除上文提到的商店自发以“闽南美食”自居,关于“闽南特色文化”的街区更是数不胜数,几乎在闽南的每个县都会有“闽南印象”的瞬间,而且三地的文化街区和建筑风格还极其类似,红瓦、石墙、骑楼等成为闽南建筑的特征;此外,尽管三地闽南语会有一些差异,但三地老百姓彼此间还是更愿意用闽南语来交流。

由于闽南语的强大影响力,随之产生的闽南语音乐和影视的向外传播,融合语言、文化民俗、音乐、信仰、建筑、美食为一体,闽南实现了超越地理方位的概念,成为中国极为少见的地方文化典型代表。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点评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