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百人千讲”走进梨园镇!创新理论“声”入人心
更新时间:2025-09-24 20:14 浏览量:2
通州区
“百人千讲进百站”
理论宣讲文明实践活动
近日,通州区“百人千讲进百站”理论宣讲文明实践活动走进梨园镇,通过一系列“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与基层实践、百姓生活紧密结合,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了学习理论、感悟思想、汲取力量的热潮。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机关干部、思政教师、青年代表、百姓名嘴、文艺骨干“五个一百”文明实践理论宣讲队伍的多元优势,组织宣讲员深入梨园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用朴实亲切的“家常话”、鲜活生动的身边事,将宏大的理论主题转化为可知可感的具体场景,娓娓道来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感人故事,推动理论宣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为建设和谐宜居的梨园镇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01
思政教师 杨继环:
深挖校史资源,厚植家国情怀
在镇政府,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德育研修员杨继环以《一切为了祖国——校园里的爱国主义教育》为题,为现场听众带来一场深刻而动人的精神洗礼。
杨继环聚焦具有悠久历史的潞河中学,从校史溯源、校训入心、家风熏陶三个维度,层层递进,阐述了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落地生根。她通过学校与国家命运交织的历程,阐明“知史以明志”;解读校训价值,强调“砺行而致远”;分享深情家书,展现家风对品格与爱国情感的塑造力。她指出,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口号,而应融入日常教学与生活,使之“刻在骨子里,融入血液中,记在心坎上”。
这场宣讲引导听众从历史与身边的故事中汲取养分,深刻理解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激发了大家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的自觉行动。
02
机关干部 康煜堙:
扎根基层实践,铺就惠民连心路
在通景园社区,来自北京市交通委员会通州公路分局工程管理科的康煜堙,以《向下扎根 向上开花》为题,分享了一名青年“公路人”的成长与感悟。
康煜堙结合参与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建设、通马路修复养护等工程,讲述了自己从职场新人到找准方向的蜕变。她重点分享了如何运用“党建引领 未诉先办”机制,主动进社区倾听民意,将施工“民忧”转化为工作“契机”,通过解决交通拥堵、路面积水等实际问题,深刻体会到“修路不仅是铺沥青混凝土,更是铺一条通往民心的路”。
她的故事充满了基层实践的泥土气息和为民解忧的担当精神,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干部在实干中增长才干、在服务中实现价值的良好风貌。
03
青年代表 尚垚:
解码现代乡村,青春赋能新社区
在群芳雅园社区,梨园镇孙庄村乡村协理员尚垚以《扎根沃土践初心 青春筑梦新乡村》为题,讲述了一名“00后”大学生在城市化村庄里的别样乡村振兴实践。
面对已成现代社区的乡村,尚垚曾困惑工作如何切入。通过帮助老人解读法律文书、解决手机信号问题、创新推出“共享菜园”等具体行动,她认识到,乡村振兴并非简单的空间平移,而是让文明根系在新时代的土壤中重新舒展,核心是回应民生关切,提升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她充满激情地表示,乡村振兴没有“标准答案”,但有“永恒命题”——对土地的敬畏、对群众的热忱、对初心的坚守。
她的分享展现了年轻一代用新视角、新方法服务基层的活力与智慧,诠释了青春在乡村(社区)广阔天地绽放的无限可能。
04
百姓名嘴 丁健:
弘扬榜样力量,传承优良家风
在晟世嘉园社区,京洲园社区居民丁健以《身边的榜样 前行的力量》为主题,从普通居民的视角,分享了榜样的激励作用。
丁健认为,榜样是明灯、航标和阳光,无处不在,既可是身边平凡人,也可是时代杰出者。她重点讲述了家庭中的两位榜样:公公作为一名教师,历经知青岁月、工人生涯,退休后仍免费为社区孩子辅导英语,诠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父亲则凭借对技术的热爱与钻研,获得国家专利,圆梦工程师,展现了爱岗敬业的品质。她还提及为城市副中心建设默默奉献的工程师邻居,其责任与担当同样令人敬佩。
优良的家风是成长的精神营养,身边的榜样是前行的不竭动力。丁健强呼吁大家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积极面对生活挑战,并努力成为他人的榜样。
05
文艺骨干 高伊煊:
快板赞通州,文艺传新声
在公庄村,梨园中学的高伊煊同学用一段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快板《赞通州》,为宣讲活动增添了活泼生动的色彩。
作品从通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切入,生动描绘了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在行政、商务、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成效,列举了北京环球影城、生态农场、温泉度假、燃灯塔、大运河等特色文旅资源,以及白蘑菇、大樱桃等地方特产,并讴歌了通州的历史名人与现代建设成就。
通过这种传统的曲艺形式,高伊煊将通州的新面貌、新气象“有意思”地呈现出来,实现了理论宣讲与文化传播的巧妙结合,让听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此次活动创新采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让机关干部、青年教师、基层工作者、普通居民、少年儿童等不同层面的“身边人”成为理论宣讲的主角,使平凡故事成为诠释大政方针的生动注脚。宣讲者们用邻里熟知的“家常话”,将抽象的“大道理”转化为可知可感的生活场景,既有家长里短的烟火气,又饱含情理交融的深刻温度,有效增强了理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下一步,梨园镇将持续深化“百人千讲进百站”活动内涵,着力创新理论宣讲的载体与表达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广泛的思想共识和更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