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联动数百家文旅商体机构推出戏曲周专属纪念票根
更新时间:2025-09-22 20:27 浏览量:1
▲9月2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丰台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
记者提问
记者:本届戏曲周首次系统推出“戏精吉市”文创市集和“票根经济”模式,引入150余家商户并开展多元消费合作。请问丰台区如何借助此类活动拓展文化消费场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丰台区积极依托戏曲周推动文化消费创新,“戏精吉市”和“票根经济”是我们探索文商旅融合、激发文化消费活力的重要实践。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
一是拓展消费新场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以戏曲主题市集、文创展销和互动体验为抓手,构建可游、可购、可分享的文化消费场域。本届“戏精吉市”汇聚150余家商户,绵延银杏大道两公里,创新以戏曲叙事为市集赋予独特“剧情设定”,通过“任务链”串联全园参与环节,让市民在趣味互动中深化对戏曲文化的感知,形成深度沉浸的消费场景。
二是构建合作生态,推动文化资源与产业价值深度融合。联动丰台区数百家文旅商体机构推出戏曲周专属纪念票根。观众可通过参与全园打卡集章或观演互动获取票根,凭票根可在世界花卉大观园、汽车博物馆、南宫乐园等景区享受门票优惠,在槐房万达、银座和谐广场、凯德MALL、丽泽天街等商圈享有餐饮零售的满减、赠品与折扣,真正实现从“看好戏”到“玩得好、买得值”的一站式文化消费体验,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三是坚持惠民导向,推动文化消费与普及传承相结合。通过戏曲主题公交、城市打卡点、优惠票券等一系列便民措施,持续降低公众参与门槛,让市民在沉浸体验中消费,在消费过程中传承,使戏曲文化真正融入现代生活。
丰台区戏曲文化底蕴深厚,不仅坐拥中国戏曲学院等专业院校和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等市属院团,还活跃着60余支群众戏曲社团。我们以戏曲周为平台,整合资源、涵养生态,通过“嬉戏亲子剧场”、高校“传戏”行家班、社区“小戏台”、“周末场演出”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推动戏曲艺术进社区、进校园、进公园,持续扩大戏曲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在产业层面,我们正与中国戏曲学院携手打造“国戏凤凰”这一戏曲文化品牌,聚焦民族乐器研发、艺术教育、演艺演出、文创开发等重点领域,通过组建民乐团、举办高端赛事、推出原创演艺品牌和文创产品等举措,系统构建戏曲文化产业生态链,全面推动戏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金秋时节,希望大家能够携好友、带家人,来到丰收的舞台,采摘中国戏曲的累累硕果。
未来,丰台区将持续推动戏曲主题市集、文创开发等特色项目常态化运营,不断拓展戏曲文化消费产业链,优化文旅服务体验,深化“以文促产、以产惠民”的发展路径,为戏曲文化繁荣注入更加坚实的“丰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