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泰山·郢书岱说丨戏曲中的碧霞元君
更新时间:2025-09-21 09:19 浏览量:1
□周郢
明清时期,随着泰山碧霞元君信仰的广泛传播,其形象进入各种戏曲,活跃于氍毹舞台。
明末戏曲家潘之恒编刊传奇《三社记》,叙新都休宁名士孙湛游历泰山,第二十四出描写到碧霞祠:“文石鳞鳞贝阙开。莫疑猜,原来是碧霞宫观天孙在,且自进前参拜,进前参拜。”〔(《三社记》卷下,明崇祯间必自堂刊本);明末清初郃阳曲家李灌编写有梆子剧本《碧霞宫》(秦华生、刘文峰主编《清代戏曲发展史》,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此剧又名《陈红逼宫》《风云扇》。清道光间甘肃“义乐班”演出剧目中便有此剧(《张掖地区民族音乐志》,中国书籍出版社2023)。当是以碧霞祠庙为故事场景,但具体情节不详。
清初吴江才女叶小纨所作杂剧《鸳鸯梦》,开篇叙述:“前者因蟠桃会返,群仙邀游林屋洞天,其时有子童(西王母)侍女文琴、上元夫人侍女飞玖,碧霞元君侍女茝香,三人偶语相得,松柏绾丝,结为兄弟。指笠泽为盟,虽非俗世因缘,未免凡心少动。”碧霞元君系作为背景人物出现于剧中。
清戏曲家唐英作《女弹词》杂剧,剧叙天宝安史之乱后,一弹琵琶宫人流落江南,于四月十八日碧霞元君诞辰,到天仙宫卖唱。细致描述了碧霞香会的繁盛场景。虽剧作背景标为唐代,实为清代风俗之反映。
碧霞元君正式粉墨登场,则是在佚名撰《锦绣旗》传奇中。此剧二十五出,演书生甘泰遂携妻所绣八宝玲珑幡,往泰山献于元君娘娘以祈神佑,甘泰因神不发签,怒毁幡而去。泰山娘娘遂使甘泰疯魔,并摄往潼关闯界,受十年牢狱之灾。甘泰母病死,钱氏求神,舍身投涧,泰山娘娘将其救起,送往极乐宫中补绣宝幡。十年后,宝幡绣成,众人团圆。此剧语言通俗浅易,情节曲折,头绪纷繁。今传清钞本一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又有二卷本,今存北京大学图书馆(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清末,碧霞元君形象还出现在清宫大戏中。时为德宗大婚,内府演出昆腔剧目《箕畴五福》(十二出)。剧写“恭逢皇太后万寿圣诞”,众神齐向神京献福故事。其中第五出“百子祥福”,演女神献“百子千祥之舞”,并自言:“吾乃碧霞元君、大慈圣母是也。恭逢当今圣主御宇,至仁育物,大德好生,自应子孙千亿,寿考无疆,又值佳辰令节和庆,奉上帝敕旨,衍螽斯之庆,献麟趾之祥,上祝圣寿,以昭至德。”显示了清代皇室对碧霞的崇信。
编辑: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