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京剧各流派的演唱既是资深戏迷票友,也很难说清是哪宗哪派
更新时间:2025-09-20 13:04 浏览量:1
在传统京剧各行当流派演唱中,戏迷票友能分清是哪宗哪派的还真的为数不多,如果能如数家珍般,说的一清二楚,那肯定是专家教授级的人物。
京剧艺术流派纷呈,据说仅老生就分马、谭、言、溪、杨、余、高还有南方的麒派等,而旦角青衣又分梅、尚、程、荀、张派等,花脸又分金派、裘派、郝派等等等等。京剧到底有多少行当,各行当又有多少个流派本人也说不清,毕竟笔者只是业余爱好。看了这些,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一定是一头雾水,眼花缭乱,正因如此也说明京剧艺术博大精深。
本人喜欢戏曲多年,尤其喜欢样板戏,对京剧流派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至今也没有弄清各个流派的演唱各有什么特点,总觉得各流派演唱没有多大区别。而有的资深戏迷,演员演唱一句就能听出是哪一派。
我也曾留心个别流派的唱腔特点,以下是我自己的理解,不一定对瞎蒙。
比如老生演唱,一是听发音部位,发音部位靠前或靠后能反映不同的流派,比如谭派发音部位靠后,马派发音部位则靠前。二是听行腔,言派在行腔上似断非断,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麒派在行腔上则比较豪放。旦角青衣在行腔上,梅派唱腔优雅细腻,透着雍容华贵;程派则低徊婉转,情感在忍气吞声中抒发,多表现悲剧。三是看唱词,同一唱段因流派不同唱词略有不同,比如《甘露寺》劝千岁一段,溪派的唱词和马派是不一样的等等。
对于其它流派笔者一概茫然。
不过,这也正是京剧的魅力所在,了解京剧懂得京剧,包括弄懂京剧的宗族流派是一门大学问,一次聆听,一场观看,都会有不同的心灵触碰,让观众对这门艺术产生更强的敬畏,因为它毕竟是中国的国粹。
对此不知您怎么看,欢迎懂戏的朋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