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雯:嫁给谢晋受尽磨难,4个孩子3个傻,临死还在惦记小儿子
更新时间:2025-09-17 23:36 浏览量:1
文丨禄
提起大名鼎鼎的导演谢晋,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新中国最早一批成名的导演,他为中国电影初期贡献了无数的优秀的影视作品。
出自他手的必是精品,而且影响力远超国内,遍布海内外。
身为如此名导的妻子,徐大雯本该一生无忧,可事实却却相反,孤苦与悲痛伴随了她一生。
谢晋出生名门,祖上是赫赫有名的大家族,虽然因为战乱家族发展受到了影响,但根基犹在。
出生在这样的大家族,谢晋享受到了常人无法享受到的物质条件,却也要遵守家族的规矩。
他们这类所谓的“清流世家”首先第一条就是不允许后代子女唱戏。
因为这是非常上不得台面的,在以前就是“下九流”的行当。
可偏偏谢晋从小就喜欢戏剧,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长大之后,父母想要让他继承家业,但他一门心思的就是想要搞艺术,甚至不惜与父亲决裂。
他离开家门的那天,曾经疼他的父母叔伯一个都没来送。
但谢晋并不是失望,而是发自内心的觉得自由了,因为家族这是明确的不会再管他的意思。
求学期间,谢晋为了收集素材提升自己的灵感,时常会参加一些青年联谊会。
他和自己的妻子徐大雯就是在此时相识的。
徐大雯出生在一个败落的地主家庭,他家并不是那种坏的土豪劣绅,而是腹有诗书的读书人家。
早年在当年也颇有影响力,她也算是名门闺秀之后。
那时候她不过十几岁,还是个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的小姑娘。
每每遇到纷争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远离是非之地,哪怕他们在欺负同学,她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直到谢晋的出现,她才知道原来少年人还能那么热血与正义。
说是热血,其实是一种美化的称呼,其实用莽撞更加贴切。
谢晋极富正义感,遇到不平的事情就会上去帮忙,不管什么样的人,他都一视同仁,毫不畏惧。
这是好家世带给他的底气,也是自身的赤诚与正义。
这一点深深的吸引了徐大雯,让她对这个男孩子怦然心动。
后来的两人时常因为讨论戏剧接触频繁,在相处中他们逐渐喜欢上了对方。
谢晋从不掩饰自己“进步青年”的身份,这导致频繁与他接触的徐大雯被学校开除了。
那段时间的徐大雯来到了人生的分岔路口,她很想继续闯一闯。
但一个女孩子在这乱世中太过危险,无奈之下,选择去了重庆投靠自己的舅舅。
令她做梦都没想到的是,谢晋也选择跟着她一起来到了重庆发展,至此两人成了彼此再也甩不掉的人
在重庆那段时间,小情侣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业,日子过的并不宽裕,却也算是互相扶持。
纷争结束之后,谢晋第一时间返回上海看望家人,并承诺安顿好了就来接她,徐大雯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身边的人都说她傻,在当时那个年代,承诺根本算不得数。
而且谢晋又是有钱人家的大少爷,也许这一回去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可徐大雯相信他,即使近两三个月没有消息,也并不焦急。
在她看来,如果两人真的能够在一起,两三个月的等待不是问题。
如果谢晋真的薄情寡义或者有难言之隐,那两人就是缘分已尽。
幸而,谢晋没有辜负徐大雯的等待。
不久后,他带着聘礼返回重庆,向所有人宣布对她明媒正娶。
次年秋天,两人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为了显示对妻子的珍爱与敬重,谢晋请来了自己德高望重的老师来证婚。
那场婚礼成为了后来无数困苦时光里,徐大雯唯一美好的回忆。
夫妻俩都是很心善的人,遇到困难的总是能帮一把是一把,这就导致他们自己的日子过的也并不富裕。
但他们甘之如饴
都说好人有好报,可徐大雯与谢晋这对夫妻却在后半生受尽了苦楚。
困苦磨难也不知道他们夫妻俩谁的基因有缺陷,除了大儿子是个正常人之外,其余三个孩子都有不同方面的智力缺陷。
这样的孩子需要人长时间的照顾,幸而公婆还算是不错,能够帮衬照顾着。
然而,公婆意外离世,他们夫妻俩也被百般折磨,孩子们更是因为智力缺陷加上的家里的变故,被欺负羞辱。
幸而一家人心态还算不错,报团取暖度过了那段黑暗的岁月。
都说风雨之后,必然会出现彩虹,可度过磨难的谢晋一家,仍然没能苦尽甘来。
谢晋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后,徐大雯基本上不再出去工作,只在家里照顾几个孩子。
可这三个孩子不止智力缺失,身体也是有大大小小的毛病。
即使徐大雯细心呵护,还是没能救回因哮喘去世的孩子。
这件事情对老两口的打击很大,但最无法忍受的还是大儿子因为肺癌离世。
那时候老两口已经八十多岁了,如此白发人送黑发人,简直是让人心痛如绞。
谢晋的身体本就有各种问题,如此刺激,直接也跟着撒手人寰了。
突然之间,徐大雯失去了大儿子与丈夫,悲痛之下,数度昏厥。
然而她不能倒下,因为还有一个智力缺陷的小儿子需要照顾。
可即使心里想要自己冷静,情绪上还是无法控制。
这也影响到了她的身体,短短八年的时间她就从硬朗的身体变得油尽灯枯。
临终之前,她最放不下的还是小儿子。
幸而女婿是可托付的,让她能够走的安心。
回顾这一生,徐大雯经历了很多苦难。
但她从未后悔与谢晋结婚生子,因为和对的人在一起,即使困苦也是幸福的。
愿他们来生,无灾无难,平安相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