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小舞台演绎大意境,湘剧在文旅融合中焕新生

更新时间:2025-09-16 22:29  浏览量:1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邹伟瑜 朱倩萱

9月16日,在第四届湖南非遗展示活动现场,一部时长5分钟的湘剧作品《十记·湘见欢》,以“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广”的独特气质惊艳众人。

这部由湖南省湘剧院青年导演李小龙主创的作品,是湘剧高腔“十大记”的创新版,在方寸舞台间,让十大剧目的经典人物鲜活屹立,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艺术表达,勾勒出湖湘非遗的全新模样。

《十记·湘见欢》的核心魅力,在于其对“魂不丢,形可破”原则的坚守与实践。

创作团队以湘剧传统身腔为魂,牢牢守住湘剧高腔的根脉,严格保留其特色唱腔,同时大胆创新“形”的呈现。编曲中融入电子音乐,让百年声腔与潮流韵律碰撞;借助舞台多媒体技术,营造出湖湘山水的灵动意境,强化戏曲的雕塑感与视觉符号冲击;念白部分采用贴近现代汉语韵律的处理,用青年化语态重构叙事节奏,让《拜月记》《追鱼记》等传统剧目里的喜怒哀乐,转化为跨越时空的普世情感共鸣。

“我们希望用当代的审美翻译传统的精神,让百年声腔在今天的舞台上自然呼吸,而非生硬拼接。”李小龙说。

这部作品的诞生,也是湘剧非遗传承者对“如何让传统艺术活起来”的深度探索。

为了让表演既有传承又有新意,团队要求青年演员先“吃透传统”,将小生折子功、花旦扇子功等行当技法内化为身体本能,再以角色情感为驱动,在眼神节奏、唱腔气口等细节中注入个人理解,让老技法服务于新叙事。

此次展演,14名演员演绎十大剧目的经典片段,队伍精简却尽显功底,既保证了作品“传得开、留得下、演得了”,也展现了湘剧人才梯队的扎实实力。

借助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平台,《十记·湘见欢》更实现了湘剧传播的“破圈”。

不同于传统剧场演出,它直面文旅消费人群,将湖湘艺术转化为可感知、可传播的文化体验,让观众在欣赏中既感受到湘剧高腔的“根脉之美”,也看到传统与科技、旅游融合的“创新之美”。

而这只是湘剧创新的起点,未来,创作团队还计划推出湘剧非遗快闪,在长沙坡子街等网红街区打造几分钟的沉浸式片段,吸引游客自发传播;开发短平快结构的新媒体视频,以电影化节奏演绎“自由”“吃货”等青年议题;甚至尝试将湘剧行当转化为国风IP人设,推出戏曲音乐节、高校剧本杀工作坊,让湘剧成为年轻人自我表达、连接圈层文化的工具,实现“因为好用,所以传承;因为有爱,所以热爱”。

从2002年赴京学戏、2010年考取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到参与中英合作舞台剧《战马》、深耕湘剧导演工作10年,李小龙的成长轨迹,正是湘剧非遗传承者“守正创新”的缩影。

如今,以《十记·湘见欢》为代表的湘剧新探索,正让这门有着百年历史、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摆脱“被保护”的标签,走向“被需要”的新生。

在湖南文旅融合发展的浪潮中,湘剧正以开放之姿,与三湘四水同频共振,既奏响历史的回响,更传递着当代湘剧人的文化自信,成为湖南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的一张闪亮文化名片。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