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江苏文旅头条|缤纷活动各美其美,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精彩进行时

更新时间:2025-09-16 22:30  浏览量:1

金秋汇百戏,戏曲展新颜。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正在昆山火热进行,全国戏曲演员会演(武戏)、优秀剧目邀请展演让鲜活生动的戏曲艺术直达基层,转角都是戏;戏曲创作优秀案例分享、戏曲推介交流、“看百戏·游江苏”戏曲之旅、戏曲主题展、百戏国潮生活荟等活动各美其美。名家齐聚、好戏连连,百戏盛典高光亮点不断,“水韵江苏”邀您“入戏”。

亭林园“早戏”人头攒动,杜克大学青春学子掌声不断,夜晚的周庄波影漾戏台,梁辰鱼声夜未央梦归昆曲乡……

婺剧《三打白骨精》、木偶戏《火焰山》、京剧《真假美猴王》等精彩大戏走进文化艺术中心、梁辰鱼昆曲剧场、花桥保利剧院等传统剧场,现场技巧绝活连连、掌声不断、阵阵喝彩;戏曲百戏博物馆小戏台荟萃山西大同耍孩儿、广灵大秧歌等“小剧种”,83岁老人守戏六十余载,让濒临失传剧种重焕新“声”;更有武戏演员会演、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员折子戏展演走进周庄古镇、正仪古镇、昆山杜克大学、亭林园古戏台等新场景,36位“文华表演奖”“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及众多青年演员“亮嗓”,处处洋溢着全民共赏的戏曲氛围。

“这些年,我们通过百戏盛典的机会,走遍了昆山的许多地方,周庄古戏台、亭林园戏台和各乡镇的影剧院等。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惊喜,去年看大花脸、小花脸,今年又看武戏会演,打得精彩,演员行得很,还有好多好看的大戏,来得真的值得。更难得的是,我们在昆山结识了许多戏友,非常开心。”自2019年起,来自成都的85岁戏迷蔡志雄和82岁周美君夫妻二人只要时间和身体允许,都会来昆山追戏,已连续参加了四届百戏盛典。他们在百戏盛典上,不仅看了京剧、昆曲、川剧、绍剧等经典剧种,还欣赏到许多平日难得一见的藏戏、广灵大秧歌、陕西端公戏等稀有戏曲,过足了戏瘾。而那些被称为“戏曲活化石”的古老剧种,也让他们深深着迷,身心都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中。

当古老戏曲与青春学子撞个满怀,当传统文化与青春力量温暖相遇,在昆山杜克大学演出现场,表演艺术家们的一颦一笑尽显千年戏韵,一腔一调传承文化精髓,为学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华戏曲艺术宝库的大门。百戏盛典以鲜活的方式让传统艺术走进校园,使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到戏曲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本届盛典不仅延续了千年雅韵,更继续以“百戏+”的创新理念打破传统边界, 融合美食、咖啡、文创等多元形式让传统戏曲焕发全新活力,让百年戏韵“活”在当下,“走”进生活。

打开“异曲同工”主题挂耳咖啡盒,十幅精美的昆曲人物画映入眼帘,扫描专属二维码还可聆听对应剧目的经典选段,实现“一口咖啡,一曲昆腔”的沉浸体验;昆绣非遗技艺精湛,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将戏曲人物绣出生动韵律,粉墨宝贝戏曲人偶造型萌趣融合现代审美与传统角色,让人爱不释手;黛妃戏曲巧克力别出心裁将脸谱、戏服化作甜蜜艺术品可口更可赏;非遗剪纸精细镂刻,方寸之间再现戏台悲欢离合;戏曲主题冰箱贴小巧多样,把“生旦净末丑”带进日常生活。

自2025“看百戏·游江苏”戏曲之旅首发仪式于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上启动以来,重磅推出10条戏曲特色路线,深度串联江苏十三市,从昆山水磨腔到锡剧、扬剧、淮剧……构建起“一城一戏一体验”的深度文旅融合模式,让游客在赏景中品戏,于品戏中悟景。

“百戏盛典”相关宣传在上海虹桥高铁站、成都东站、重庆北站、北京南站的大型电子屏广泛传播。其中,上海虹桥高铁站出发层2A检票口旁的“大美昆曲 大好昆山”城市形象展作为盛典在上海的展示窗口,以“百戏再聚昆山”“昆山不仅有戏”“看百戏游江苏”三大板块,带来听戏曲、赏文创、玩互动等体验,帮助旅客了解昆山食住行游购娱信息。

戏曲推介交流活动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成功举办,51家剧院和演出经纪公司、88家院团、200个剧目参加。本次活动围绕戏曲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传播与市场化发展,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市场报告发布、合作签约、专题研讨和剧目推介等多个环节,全面展现戏曲艺术市场化转型的创新成果,为推动戏曲文化与现代市场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部分戏曲院团代表与7家演出运营机构代表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剧目涵盖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豫剧等多个剧种,为大量优质戏曲剧目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与演出奠定基础。9家戏曲院团代表依次登台,介绍了各团的重点剧目与创作特色,展现出戏曲艺术的丰富样态和创新活力。

2020-2024年度文化和旅游部戏曲创作优秀案例分享活动在江苏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成功举办。活动聚焦多个戏曲创作领域的优秀案例,邀请相关负责人进行分享。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原主任谢柏梁、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谢雍君、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分别围绕戏曲跨剧种移植改编案例、经典剧目传承演出案例、优秀保留剧目复排提升案例、文学及话剧等作品戏曲转化案例展开深入探讨,《中国京剧》杂志主编张正贵就整理改编传统戏案例进行了交流。

此次案例分享活动为戏曲行业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通过展示2020—2024年度评选出的50个“十佳案例”和30个“优秀案例”中的典型代表,汇聚了戏曲创作的实践智慧,引导戏曲院团完善建设发展机制、增强内生动力,丰富创作路径、节约创作成本、积累创作成果,为戏曲艺术的未来发展路径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助力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延伸活动之一,“百戏盛典艺术云剧场”在优酷视频和B站开设专区。“百戏盛典艺术云剧场”依托历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积累的丰富资源,系统整合了昆曲、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上百个戏曲剧种的经典剧目与精彩片段。不仅涵盖传统折子戏、现代新编戏等多元表演形式,还融入了濒危剧种抢救性影像、AI短视频、跨界文化产品等创新内容,全面展示中国戏曲舞台艺术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截至目前,云剧场已在B站平台上传剧目348部,涵盖逾百个戏曲剧种,总时长超9000分钟,用户通过双平台即可一站式观赏精彩演出。

素材来源:艺术处

编辑:张莉苒 王珏

校对:汤祥文

初审:蔡晓川 靳扬扬

二审:于倩 沈抒 吴嘉玲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