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填补中国戏曲服饰研究空白之作——《中国戏曲服饰纹样元素码设计研究》出版

更新时间:2025-09-15 16:23  浏览量:1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杨青青专著《中国戏曲服饰纹样元素码设计研究》近日由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杨青青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设计的转化以及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研究,主持多项相关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她第一个提出了“转媒体”概念与方法论,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课堂开设了转媒体艺术设计课程,成为世界“转媒体艺术”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她在书中以转媒体艺术的实操案例详细解析了运用最新计算机技术将纹样从个体化、具象化升级为数量化、分类化、归理化的考察与分析,创建了科学的数字化分析与再设计工具系统,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的成就。

《中国戏曲服饰纹样元素码设计研究》是一本研究戏曲生、旦、净、丑各行当服饰纹样程式化的书,主要研究以京昆戏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服饰纹样的意象美学特征。

《中国戏曲服饰纹样元素码设计研究》,杨青青 著,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对戏曲服饰纹样进行了大量数据采集,通过高清数码拍摄与扫描相结合的方法,将纹样图像矢量化。作者对中国戏曲服饰纹样元素码设计的研究,基本思路分成四个步骤:第一步,聚合纹样,构建中国传统戏曲服饰纹样数据库;第二步,设计元素模型,分析传统戏曲服饰纹样的视觉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第三步,数字化设计,将传统戏曲服饰纹样转换成当代创作新纹样;第四步,通过元素码设计研究方法,开拓传统戏曲服饰纹样的动态发展途径与评估未来效应。

全书分为十三章,采用文字辅以图表、图谱、图解、图示的书写形式。研究了从四千年前帝王官员礼服上的“十二章纹”到“生旦净丑”四大戏曲行当及近二十子类行当的服饰和纹样,并首次对中国传统色在戏曲服饰纹样上的色彩构成进行探究,形成了中国传统戏曲服饰纹样配色色谱及谱系。书中有三十余种图形类别构成的戏曲服饰纹样解析,也有上百个中国戏曲传统纹样的当代设计实例,更是建立了纹样分级的模型层次结构,形成中国传统戏曲服饰纹样数字化图谱。

作者还提出了研究戏曲服饰纹样的系统论研究方法:即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综合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信息研究与模拟研究相结合,定性评介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全书130万字,参考文献有139本。作者还创作了七百余幅彩色图片,除增加可读性外,又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著名京剧麒派表演艺术家陈少云对书中关于传统纹样的元素码研究和当代设计的转化,并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设计尝试的内容作出了高度评价,称此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著名戏剧家、教育家叶长海教授也认为,这本书开拓了中国传统艺术研究的新领域,具有文献价值与学术价值;兼有辞书式的知识性,可资专业实用。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当代中国程派领军人物李佩红教授认为,在杨青青身上体现了当代时尚和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一种互融和转化。这部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系统性、实用性和跨学科性,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表示,这本书将散落在民间的戏曲服饰纹样重新整理、归纳,并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他们进行复原,然后再拓展,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恪守,同时也是一种弘扬。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