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光:我的字只能是专家才看到美,而不是去迎合大众的俗眼!
更新时间:2025-09-13 23:12 浏览量:1
张旭光说“字要懂的人看”,到底在犟啥?
最近常听人聊起书法家张旭光的一句话:“我的字只能是专家才看到美,不是去迎合大众的俗眼。”这话一出来,有人觉得“太傲气”,也有人说“懂的都懂”。其实不用急着抬杠,咱们掰开揉碎了说,这事没那么复杂。
先得搞明白,他说的“专家看的美”是啥?不是故意写得歪歪扭扭让人看不懂,而是书法里的“门道”——比如一笔下去的轻重变化,字和字之间怎么呼应,整幅作品的气息顺不顺。就像咱们看京剧,外行觉得“唱得真高”,内行却能听出唱腔里的韵味、身段里的讲究。张旭光的字,就像给懂京剧的人唱的“慢板”,没琢磨过的人可能觉得“不热闹”,但懂行的能品出里头的功夫。
那他为啥说“不迎合大众俗眼”?这里的“俗眼”,可不是说大众不懂美,而是指那种“越工整越好看”“越像印刷体越厉害”的简单判断。
比如有人觉得字只要写得横平竖直就是好,但书法讲究的是“活”——就像人走路,不能总走直线,偶尔的小起伏、小停顿,才显得自然有劲儿。要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觉得“整齐”,把字写得像打字机,反倒丢了书法的魂儿。
当然,也有人会问:“艺术不就是给人看的吗?不让大众懂,算啥好艺术?”其实这话也对,但“懂”分两种:一种是“一眼喜欢”,一种是“越品越喜欢”。张旭光的字属于后者,它不需要你立刻拍手叫好,却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看这笔怎么起、那笔怎么收,就像喝浓茶,第一口可能有点苦,多品两口才尝出回甘。
说到底,张旭光不是在“怼大众”,而是在坚持书法的“专业度”。就像厨师不会为了让所有人都觉得“不辣”,就把川菜做成清水煮菜;画家不会为了让所有人都觉得“像”,就把水墨画成照片。他只是想告诉大家:书法不只是“写字好看”,它还有更深的门道,要是愿意多了解一点,或许能看到不一样的美。
至于你喜不喜欢他的字,其实没那么重要——你可以觉得“看不懂”,也可以慢慢琢磨着“好像有点意思”。
艺术的妙处,本就是各花入各眼,重要的是,有人愿意为了那份“专业的美”坚持,总比所有人都只追求“表面的好看”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