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龙井市梨园街道河西社区:志愿服务热情为社区治理“赋能”
更新时间:2025-09-12 06:16 浏览量:1
在龙井市梨园街道河西社区,千余名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大街小巷,82%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点燃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从精准帮扶到环境整治,从文化活动到新风培育,志愿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书写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温暖故事。
2015年1月,河西社区组建起7支志愿服务队,并依托“银发先锋岗”和“青马工程岗”,动员退休党员和社区内的青年骨干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开展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维修帮扶等多元化志愿服务。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这腿脚不便,电动轮椅坏了出门是真不方便,竟然有志愿者上门帮我维修,辛苦你们了……”今年3月,有志愿者发现社区70岁独居老人黄奶奶的电动三轮车轮胎破损,老人出行困难。河西社区立即启动响应机制,由党员志愿者、社区网格员组成维修小队,携带专业工具敲开了黄奶奶家的门。志愿者忙活了两小时,从拆卸轮胎、打磨修补到充气检测,全程细致入微。“轮胎补好了,奶奶您试试,以后有啥需要维修的随时联系我们!”志愿者还顺手排查了老人家中的水电隐患,建立特殊群体服务档案,让“爱心敲门”敲开了老人的心门。
精准帮扶暖人心,急难愁盼有人管。河西社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志愿服务传递社区温度。医护志愿服务队每月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量血压、查身体、指导用药,把健康守护送到床头;爱心车队志愿服务队开展“出行爱相随”活动,开展老弱病残居民就医、学生送考等出行服务;司法志愿服务队以“送知识进万家”为载体,每季度深入社区开展宣讲、法律、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的点滴暖意,逐渐汇聚成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推动社区从“治理”走向“善治”。
为了充实社区志愿服务力量,河西社区整合辖区企业、机关单位、社会公益组织等资源,成立“志愿服务共同体”。孵化艺花音乐教室、一松亭艺术团、河西秧歌队等6支社会团体,打造“老书记轻松和你聊”“七彩小记者团”等1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
“大家加把劲,把这片绿化带的垃圾都清干净!”今年春季至夏季,河西社区联合龙井市档案馆、发改局开展多次“清洁家园”“环境促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志愿者手持工具清理卫生死角,累计清运垃圾百余袋,辖区环境焕然一新。
“党建+志愿服务”是河西社区不断深化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同时,河西社区深化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创新推出“吉事办志愿服务小程序”与“道德银行”管理模式,将志愿服务时长量化为“道德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激发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通过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志愿服务体系,河西社区让志愿服务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润滑剂”和“助推器”,近日入选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在这里,党员带头、群众跟上,各族居民携手同行,每一次弯腰清扫、每一次上门帮扶、每一场文化活动,都在勾勒着基层治理的美好画卷。
吉林日报社出品
作者:于悦
策划:韩雪洁
执行主编:于悦
编辑:韩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