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 | 我市“强基工程”戏曲专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戏苑百花绽湿地 文艺惠民暖人心
更新时间:2025-09-10 17:44 浏览量:1
老中青演员共同演绎《乾坤带》选段。 记者 葛玉成 摄
9月5日傍晚,秋风带着湿地的清爽吹拂着广厦艺术节现场,暮色尚未完全笼罩,演绎广场早已坐满了翘首以盼的市民。17时30分,随着一阵铿锵的锣鼓声骤然响起,盘锦市“强基工程”“戏苑百花·湿地传韵”戏曲专场演出正式拉开帷幕,熟悉的旋律瞬间点燃全场热情,为群众送上了一场浸润心灵的文化盛宴。
此次演出由市文联主办,市戏剧家协会、市曲艺家协会与大洼区文化馆联合承办,是市文联落实“强基工程”、深化文艺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合作的具体举措。舞台上,灯光勾勒出古色古香的背景,与台下观众手中挥舞的荧光棒相映成趣,传统与现代在此刻交融。
“李月娥遮衫袖用目打量……”评剧经典剧目《花为媒》选段率先登场,市戏剧家协会的青年演员以清亮婉转的唱腔、灵动传神的身段,将剧中人物的娇羞与俏皮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头发花白的张阿姨跟着节奏轻轻哼唱,手中还不忘给身旁的小孙女讲解剧情:“这出戏奶奶年轻时就爱听,现在孩子也能跟着感受老味道了。”
随后,《乾坤带》中深沉大气的老生唱腔、《花木兰》里英姿飒爽的刀马旦表演轮番上演,舞台上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献艺,既展现了戏曲艺术的传承脉络,也让“传帮带”的艺术精神直观呈现。演员们共同演绎《包公赔情》选段,扎实的功底、饱满的情感,赢得台下阵阵掌声,不少观众起身叫好。
演出间隙,演员们还走下舞台与观众互动,教孩子们比划戏曲手势,给老人送上节目单。“平时难得看到这么专业的戏曲演出,在家门口就能过足戏瘾,真是太贴心了!”家住附近小区的市民刘先生笑着说,他特意带着父母和孩子一起来看演出,一家人各有各的喜爱。
两个小时的演出在观众意犹未尽的掌声中落幕,不少人仍围在舞台旁,与演员交流戏曲心得。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强基工程”为抓手,组织更多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送到家门口,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文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