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有人说东风5C压轴出场,也有人说东风61倒数第二个出场才是压轴的

更新时间:2025-09-09 16:15  浏览量:2

一直以为压轴出场是指作为重头戏最后一个出场,看到有人说压轴指倒数第二个后,我百度百科查了一下,发现其原义在戏曲中还真的指倒数第二个出场——最后一个出场的叫大轴。

戏曲中压轴虽然是倒数第二个出场,但压轴戏多由名角出演,因此它比大轴更有分量,是全场排第一的重头戏。

在日常情境中,我们所理解的“压轴出场”一般有两重含义:

①最重要的。

②最后出场的。

两种含义是一体两面、合二为一的。

如果它是最后出场,但不是最重要的,那我们不会把它称为压轴出场。

如果它是最重要的,但不是最后出场的,我们一般也不会把它称为压轴出场。

两种含义谁权重更大?个人认为是①更大。

因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最后出场,而不是因为最后出场,所以才最重要。

实践中由于两者总是一起出现,容易让人难以辨清谁是因、谁是果。

像某个会议议程涉及领导发言,我们总是先把领导职务排好, 然后把1号领导排在最后讲话——当然,有时也会因应改变这个顺序,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遵循1号领导最后讲话这一原则的。

总不能闭着眼睛把领导们随机排,然后说排在最后那位领导是1号领导吧。

但在会务人员排好议程并印发后,参会人员却可以认为排在最后讲话的是1号领导——这是从果推因。

如果三体派了另一个智子监视地球,刚好发现这个会场每次最后讲话的都是1号领导,于是它向三体人报告:地球有这么一种规则,一个人因为在最后讲话,所以他是1号领导。

这种认知平时或许看不出毛病,但在环境变化时常会因为“倒果为因”而吃亏。

02

在戏曲术语中,压轴代表倒数第二个出场的第一重头戏,但在其他情境中第一重头戏总是最后出场。

因此当人们在其他情境中说到“压轴出场”时,它代表的是最后一个出场的第一重头戏——这是“压轴”一词的演变,这种演变使其适应更多场景,也因此赋予了它更大的生命力。

同时,人们也会从果推因,在不确定的情境下认为最后出场的是第一重头戏,称之为压轴出场。

就比如,一般人不是军迷,只知道东风5C和东风61都很牛B,都是核导弹,但哪个是第一重头戏他们无法判断,所以便根据出场顺序来认定最后出场的东风5C最厉害,属于压轴出场。

又或者,某个普通人没看到阅兵,但当他听到别人说东风5C压轴出场时,便知道东风5C是最后出场的。

偏个题:那些说东风61才是倒数第二个压轴出场的可能也没看阅兵或者没认真看,因为东风61其实是倒数第三个出场,倒数第二个出场的是东风31BJ。

吐个槽,百度的AI也太那啥了,阅兵才过多久,这都能回答错误。

03

目前大多数情境中,都是最后出场为最重要。

“大多数情境”就是客观基础,代表着生命力。

马克思认为,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促进发展,反之则成为桎梏。

实践证明,成为桎梏的生产关系将被历史车轮无情碾压。

某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把当前社会大多数情境中最后出场为最重要视作“生产力”,把压轴一词视作“生产关系”。

如果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将成为桎梏被抛弃。

如果压轴不能适应大多数情境中最后出场为最重要,也将会被抛弃。

试想一下,假设压轴在阅兵中依然代表倒数第二个出场,那么我们是会选择把第一重头戏东风5C改为倒数第二个出场,还是会选择不提压轴这词?

生产关系无法决定生产力,就像压轴的本义无法决定大多数情境中倒数第二出场为最重要。

压轴的含义如果不作演变,它将失去生命力,自绝于时代,到时自有新的“生产关系”去替代它,比如我们可以说东风5C压舱出场。

令人高兴的是,压轴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它在阅兵以及大多数情境中代表着最后出场的第一重头戏。

你看,新华社也是这样使用“压轴出场”的。

本文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请关注、点赞和分享吧!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