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戏曲为什么被人津津乐道,长盛不衰?以《大祭桩》为例,一探究竟

更新时间:2025-09-07 06:36  浏览量:2

戏曲被很多人痴迷,哪怕在流行音乐盛行的当代也自有它的一片广大天地。

一、一部戏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具有天然的心理优势。因为故事必然有因果,有冲突,有角色。

如《大祭桩》中,朝臣李绶和黄璋在孩子小时就为子女订下婚约。但后来,李绶被奸臣陷害,长子镇守边关被诬陷为投敌。家道没落。

次子李彦贵去投靠未来岳父黄璋。可黄璋背信弃义,不但悔婚,而且加害李家。此乃冲突之一。

李彦贵一度以为黄璋和女儿黄桂英合谋使坏,心中也痛恨起了黄桂英。

孰不知,黄桂英深居闺楼,为李彦贵茶不思饭不想,日渐消瘦。后经丫鬟春红把在外卖水的李彦贵喊入府中。

李彦贵看见黄桂英后,满腔的恼恨喷薄而出。黄桂英满含委屈地解释清楚后,两人才互诉衷肠,重表爱意。

两人当场约定,让丫鬟黄昏后在花园柳树下赠钱财。这则消息被黄家的仆人听到,去黄璋跟前打了小报告。

黄璋使诡计让仆人在柳树下杀了丫鬟,并栽赃陷害到李彦贵头上。

这是又起的冲突。并且成了最大的冲突。

李彦贵被打入牢狱,被判斩刑。其母和大嫂闻讯要来见他最后一面。

黄桂英闻讯,也大吃一惊。她痛恨爹爹心狠手辣,决定要去见李彦贵最后一面。

她要走出深闺,她顾不了自己的声名,又怕爹爹后面追来,冒雨急行。

在半途中的三叉路口,她遇到了未来的婆婆和大嫂。

婆婆一听她就是黄桂英,抄起拐杖就是一顿乱打。后来听她讲了事情的原委后,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她。

最后李彦贵那朝廷命官的哥哥赶来劫了法场,救了他。一家人幸福地团圆在一起。

黄桂英果断坚强,为爱执着的形象深入人心;李彦贵正直刚强有气节,让人钦佩。

二、戏台上演员的表演功力非同一般。

唱腔、唱调、动作、神态……被演员演绎得恰到好处。

单一个“走”,就有慢慢地踱步走;小碎步慢走;情急之下小碎步飞快地走……

单一个“甩袖”,就有直甩;一只弯搭在另一只上……有时,她们还把袖子撮到一块儿。

单说一个“唱”,有时柔和,有时激昂,有时如小溪缓流,有时如快刀齐下……

女子的唱腔多清亮,男子的唱腔多粗犷。什么时候转音,什么时候停顿,是有讲究的。

人物就在演员灵活的演绎中逐步丰满起来。

观众在戏台下,目睹着活脱脱的一幕幕场景,怎能不被吸引?

三、服装、化妆、道具。

脸上打着精致的戏妆,身着独特戏曲韵味的戏服,精致的道具,特有的唱法……幕布一拉,就是一方精彩的世界

四、专业性。

戏曲里面的门道多得去了。唱、念、做、打都是有讲究的,这还只是基本功。每位演员都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获得这些能力。

很多戏都被不同的戏种所演绎。如 《大祭桩》除了是豫剧的名戏外,还被京剧、评剧、秦腔、晋剧、蒲剧等剧种演绎。

五、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有句话叫: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观众被带入戏中,感受着故事里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为苦主抱打不平,为正义心情澎湃。

戏里的故事总有一部分能让人联结到现实生活。从此,人会有一个新的视角或态度去审视自己的生活。更豁达,更平静。

所以啊,从元朝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戏曲正式出现,到现代七百多年过去了,戏曲发展出了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京剧还被评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喜欢戏曲,有理由。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