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戏望长安非遗戏曲馆”在西安揭幕 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

更新时间:2025-09-03 10:21  浏览量:2

秦腔艺术家带来秦腔音乐表演。(记者尚洪涛摄)

秦腔、眉户、阿宫腔、碗碗腔这些陕西地方戏曲之美,绝不仅仅在于戏台一方天地的唱念做打,还有戏曲服饰剔透的珠翠头面、刺绣精致的长袍、千人千面的妆容脸谱……都是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日前,陕西唯一一座集戏曲艺术服化道之大成的“戏望长安非遗戏曲馆”在西安揭幕,陕西舞台美术学会戏剧服化道传习中心同时揭牌,这标志着陕西戏曲服化道的艺术风采有了专业展示、交流的基地。

馆内,年过八旬的秦腔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卫赞成正对着一套精致盔帽凝神细看。“这是正宗长安盔头武的手艺,每一个纹样、每一件装饰都凝结着前辈手艺人的讲究。”卫赞成转头对身旁的年轻舞美工作者说道,“我13岁学戏时,师父第一课教的就是尊重行头。‘戏服不是衣服,是战袍;头面不是首饰,是魂魄’,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

据介绍,“戏望长安非遗戏曲馆”是我省首家集非遗、传习、研学、体验为一体的秦腔艺术场所,更是陕西省唯一集结戏曲艺术服化道之大成的艺术馆。其中陈列的300余件展品,囊括盔帽、假发、头面、妆容图谱、剧本、唱片、磁带、乐器、道具等多个门类。那些针脚细密、手工刺绣的蟒袍,精巧复杂的五色脸谱,老照片里一个个鲜活的表情,都在无声诉说着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

秦腔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卫赞成、康少易等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及部分秦腔演员、舞美工作者出席了庆典活动并为陕西舞台美术学会戏剧服化道传习中心揭牌。秦腔表演艺术家们纷纷登台亮相,先后表演了“打台”传统仪式和秦腔打击乐、曲牌、折子戏等助兴节目。

“戏望长安非遗戏曲馆”负责人霍耀武手艺精湛,是秦腔盔帽技艺传承人,“戏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更是地域文化、历史记忆的生动载体。我们设立这样一个非遗戏曲馆,旨在将陕西戏曲文化瑰宝汇聚一堂,让广大群众能够近距离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传承文化基因。”霍耀武说。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