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大戏曲院团的“掌门人”都是谁?
更新时间:2025-09-02 19:58 浏览量:1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戏曲文化中心。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是上海市非营利性的戏曲院团集群,成立于2011年12月,以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统戏曲艺术为主要任务。
下辖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上海淮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淮剧团)、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6大专业戏剧演出院团。
上海京剧院是国家重点京剧院团,成立于1955年3月,剧院下设两个演出团及天蟾逸夫舞台,现有演职人员300余人,包含尚长荣、陈少云、史依弘、王珮瑜等著名演员,13人次获得梅花奖、文华表演奖和梅兰芳金奖。
首任院长:周信芳
现任院长:张帆
张帆,1969年生,毕业于上海戏曲学校,工老生,一级演员,主演《武松》《白水滩》《一箭仇》等多部盖派经典武生剧目。
张帆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牵头策划了“青春跑道”五年培养计划、“京武会”专场演出等,为培养京剧新人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海昆剧团是国家重点保护和扶持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成立于1978年,剧团行当齐全、阵容完备、群英荟萃,先后共8人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首任团长:俞振飞
现任团长:谷好好
谷好好,1973年9月出生于浙江温州,21岁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先学闺门旦,后改刀马旦。
谷好好她自幼学习昆剧,扮相俊,嗓音亮,戏路宽,曾主演《牡丹亭》《长生殿》等经典剧目。
她是中国文华奖、上海白玉兰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2007年12月,凭借《一片桃花红》和《扈家庄》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又凭借昆剧《五子登科——谷好好专场》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
2013年,谷好好担任上海昆剧团,同时她还是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
作为团长,她立足传统,出人、出戏、出效益。坚守昆曲600多年来凝聚与延续下来的经典元素、优秀基因,同时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丰富内涵,拓展外延。
上海沪剧院的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建院于1982年9月。创作了《罗汉钱》、《姊妹俩》、《明月照母心》等一批剧目,传承沪剧经典,弘扬海派艺术。
多位著名演员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和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等重要奖项。
首任院长:丁是娥
现任院长:茅善玉
茅善玉,1962年1月10日出生于上海市,17岁毕业于上海沪剧团学馆,嗓音甜润、情深味浓,她被誉为“沪剧女皇”。
1985年,茅善玉主演沪剧《董梅卿》获得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3年,茅善玉获得了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
2002年,茅善玉担任上海沪剧院院长后,创造条件招收、培养新人,积极推动传统沪剧艺术推陈出新。
上海越剧院是国内外知名的越剧表演团体,成立于1955年,创作、改编、移植古装剧、历史剧和现代剧400余出,多次获得过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中国金唱片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首任院长:袁雪芬
现任院长:吴巍
2022年12月30日,吴巍走马上任,他是非演员出身,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参与剧院的各项艺术活动和事务决策。
上海淮剧团成立于1953年,以创作、演出、传承、推广淮剧为首要任务,创作改编演出了三百多出剧目。
首任团长:筱文艳
现任团长:龚孝雄
1973年出生于湖南省桂阳县,毕业于湖南省衡阳戏曲学校,一级编剧,创作了京剧、晋剧、楚剧、话剧、淮剧舞剧等剧种的10余部剧作。
每个剧种都有特有的表现手段和表演程式,他一直坚持“写剧种、写程式、写行当”的规则,改编创作剧本。
2016年6月担任团长,2017年建立了“淮剧学馆制”,以老带新,多培养青年人。
上海评弹团建立于1951年,由陈希安等18位评弹艺人发起成立,是评弹界唯一的国家剧团,也是目前最具实力的演出团体之一。
上海评弹团是上海18家国有院团中唯一的纯曲艺院团。
现任团长:高博文
高博文,本名高峻,1970年1月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曲学校评弹班,21岁入职上海评弹团。
他深谙传统评弹的精髓,却又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勇于探索创新,为古老的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
2017年7月任团长,八年来把全团带得风清气正,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样样俱全。
高博文大胆打破了评弹“一桌二椅”的传统程式,将多位演员置于舞台之上,增强了表现力,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他不但让上海人能够听到好的评弹,而且还把评弹带到世界其他国家,让世界人民喜欢评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