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胜玉,论李胜素的艺术之美
更新时间:2025-06-10 15:55 浏览量:1
世人初见李胜素,往往为其容貌所惊艳——眉目如画,气质如兰,举手投足间自有一份古典韵致。然而细观其艺,方知这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美,绝非皮相之浅显。她的美,是青衣水袖间流淌的文化血脉,是唱念做打中沉淀的艺术精魂,是一种由内而外、浑然天成的美学境界。
李胜素的穿着打扮,恰是她内心世界的镜像。舞台之下的她,从不以奇装异服夺人眼球,而常以素雅得体的服饰示人。那熨帖的旗袍领口,那恰到好处的盘扣,那素净而不失精致的色调,无不彰显着一位艺术家的审美自律与文化自信。这种端庄不是刻意为之的做作,而是长期艺术修养自然外化的结果。正如梅兰芳所言"戏曲演员的品德修养比技艺更重要",李胜素的外表之美,实则是其心灵之美的自然流露。
在艺术造诣上,李胜素早已超越技艺层面而臻至化境。她的唱腔如清泉击石,既有程派的婉转深邃,又融入了个人独特的艺术理解;她的表演形神兼备,一个眼神便能道尽人间悲欢。在《贵妃醉酒》中,她将杨玉环的娇媚与哀愁刻画得入木三分;在《霸王别姬》里,她把虞姬的刚烈与柔情演绎得荡气回肠。这种艺术表现力,非大师级人物不能为。
尤为难得的是,李胜素在京歌领域的开拓性贡献。她不是简单地用京剧唱法演绎歌曲,而是创造性地将戏曲的韵味与现代音乐的美感熔于一炉。《梨花颂》《梅兰芳》等作品,既保留了京剧的声腔精髓,又赋予了时代的新鲜气息。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的背叛,而是让传统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
李胜素的艺术人生启示我们:真正的美从来不只是视觉的愉悦,更是心灵的触动。她用数十年的坚守证明,艺术的高度最终取决于人格的厚度。在这个追逐浮华的时代,李胜素如同一泓清泉,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之美——那是由内而外自然流淌的、根植于文化深处的精神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