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七大花旦”,其中一个竟然是贵阳人
更新时间:2025-08-30 12:41 浏览量:2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全国最大的戏剧演出团体之一,下设秦腔一团、二团、三团、四团等,演职人员有四、五百人。
秦腔名家汇聚,艺术精英荟萃,有马友仙、李瑞芳、边肖3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5位中国戏剧梅花奖、3位文华表演奖和9位上海戏剧白玉兰奖获得者。
这7位旦角演员,在西北五省都是名家名角。其中的李梅、李君梅都获得了中国戏剧三大奖的“梅花奖”、文华奖”和“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生日:1969年6月16日
出生地:陕西西安
行当:工正、小旦,谙熟秦腔、眉户、碗碗腔。
职称:一级演员
职务: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2004年,被评为秦腔“四大名旦”之首。
戏路宽绰,允文允武。嗓音甜美,声情并茂,表演细腻。
她是西北唯一二度“梅花奖”、二度“文华奖”和二度“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得者,被誉为“秦腔一枝梅”。
因《迟开的玫瑰》中乔雪梅一角荣获第九届“文华奖”表演奖获,又获第十三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
因传统秦腔《西湖遗恨》获第十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在第二十届再次获该奖项。
1996年,李梅凭借眉户现代戏《留下真情》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1年,李梅凭借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中乔雪梅一角,荣获第二十五届戏剧梅花奖,成为戏剧“二度梅”获得者。
出生时间:1974年
出生地:陕西省岐山县
行当:工闺阁旦、正小旦
李君梅扮相俊美,表演自然,音色甜润,唱腔纯正,幽咽婉转之外慷慨激昂,饱满、从容。代表作有《梨花情》、《锁麟囊》、《带灯》等。
2005年荣获中国秦腔“四小名旦”之首。
2011年6月,荣获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6年3月荣获上海戏剧"白玉兰表演主角奖”。
2016年11月荣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
出生时间:1968年
出生地:陕西三原
行当:工刀马旦、正旦,谙熟秦腔、眉户、碗碗腔等。
职称:一级演员
职务: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
秦腔四大名旦之一。
文武兼备,唱做并举,做功准确、干净、利落,音高气朗,腔圆韵长,高亢嘹亮。
2001年,李娟主演《杨七娘》荣获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生日:1968年2月18日
出生地:陕西长安
行当:主工青衣,兼演刀马旦
职称:一级演员
2004年,被评为中国秦腔“四大名旦”。
2009年,从西安市五一剧团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表演细腻、文武兼备、唱做并举,唱腔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
2004年,齐爱云凭借《郑瑛娇》获得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出生时间:1970年
出生地:陕西宝鸡
行当:工正、小旦
职称:一级演员
职务:青年实验团艺术指导
任小蕾从十岁开始学戏,已经45年了,唱腔沉稳,优美动听,深情细腻,能够适应不同的舞台需求,塑造更多更丰满的女性形象。
2007年,凭借《雀台歌女》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出生时间:1970年
出生地:贵州省贵阳市
行当:工武旦、小花旦、刀马旦
职称:一级演员
10岁时,由母亲送至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学习秦腔,基本功扎实,扮相靓丽、嗓音甜美。
2009年4月,张蓓凭借秦腔传统折子戏《杀狗劝妻》《鬼怨·杀生》和新创剧目《虞姬泪》第二十四届戏剧梅花奖。
出生时间:1970年
出生地:陕西省韩城市
行当:工青衣
职称:一级演员
“戏者,细也”,戏的关键在“细”。
2004年,在渭南市秦腔团学习、工作了24年的卫小莉,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在唱戏过程中极其注意细节的把握。
从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神态精雕细琢,揭示剧中人物情绪波动,通过四功五法和舞台呈现,刻画得淋漓尽致。
2015年4月,携秦腔古典剧《赵锦棠》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