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17张戏曲年画:七夕的故事,不仅仅有牛郎和织女

更新时间:2025-08-29 09:33  浏览量:1

接着聊七夕专题的戏曲年画,这一次多是藏着烟火气与浪漫的作品,从典故到无名的画面,都透着旧时光里的美好。

先看《石玉镯》的年画,这幅画格外漂亮,人物的服饰精致得让人想立刻去看一场同名戏曲。

《石玉镯》讲的是少女孙玉姣在门外绣花时,与少年傅朋相遇,傅朋被她的模样吸引,故意遗下玉镯试探,孙玉姣拾镯时被刘媒婆撞见,刘媒婆从中说和,最终两人喜结连理的故事。

画里的服饰把人物的灵动与故事的温情都衬了出来,一眼就能让人感受到那份青涩的欢喜。

还有《喜相逢》《起双慧喜相逢》这类年画,单看名字就满是喜气,画面里多是才子佳人相聚的场景,或是相谈甚欢,或是眉眼传情,处处透着团圆与顺遂的意味,很符合人们对美好情感的期待。

七八十年代的戏曲年画里,尤其 80 年代的作品,好多都以 “结婚” 为背景 —— 才子佳人站在中央,身后贴着大大的 “喜” 字,身上的戏服色彩鲜亮,绣着精致的花纹,一眼望去满是热闹的喜气。

比如经典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年画里常画两人同窗共读的温情,或是最后双双化蝶的浪漫,把这段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定格成永恒;

还有《崔莺莺与张生》,画的是月下相逢的场景,莺莺娇羞、张生痴情,夜色里的那份心动被画得格外细腻;

更不用说《白娘子与许仙》的新婚之喜,不过这幅画该是五六十年代的作品,绘画风格和后来的不太一样,线条更质朴,色彩也偏沉稳,却把两人成婚时的甜蜜感传得很足。

可惜的是,还有不少才子佳人题材的年画,我没能弄清背后的故事,只能说说画面风格。

比如有一幅里,才子穿的不是常见的绿色或蓝色戏服,而是少见的黄色,身旁的女子穿粉色短打,两人姿态亲昵,却不知道藏着什么典故;

还有一幅像是 “夫妻卖茶” 的场景,两人站在茶摊旁,眉眼间满是默契,透着寻常日子的温馨;

另外一幅疑似《吕布戏貂蝉》,画风很独特,吕布与貂蝉都是开怀大笑的模样,不再是传统里 “笑不露齿” 的含蓄,远处董卓匆匆跑来的形象也很鲜活,打破了常见的凝重感。

这些年画里的场景大多相似:要么是女子对着镜子画眉、梳妆,男子在旁递簪、插花;要么是一人弹奏乐器,一人轻声唱曲,满是琴瑟和鸣的浪漫;

要么就是热热闹闹的结婚场景,男子头戴状元帽,一看便知是 “状元娶亲” 的桥段,工作有成、喜娶娇妻,往后再添丁进口,正是人生高光时刻,也藏着人们对 “飞黄腾达、家庭圆满” 的向往。

没想到能从网络上收集到这么多才子佳人的戏曲年画,远超预期。这些作品大多出自 80 年代,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都揉进了 “结婚” 这人生一大喜事里,每一笔色彩、每一个场景,都是旧时光里最真诚的祝福。

七夕看着这些画,就像把那些藏在画里的浪漫与期盼,又重新感受了一遍。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