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程派风云:新艳秋与李世济的迴异态度与梨园恩怨!

更新时间:2025-07-14 07:13  浏览量:11

在京剧的艺术长河中,程派以其独特的风格独树一帜,幽咽婉转的唱腔、细腻繁杂的身段和水袖功,吸引着无数戏迷沉醉其中 。而在程派传承的历程里,新艳秋、赵荣琛、程永江、李世济等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新艳秋与李世济之间的态度差异,更是为程派发展增添了别样的故事色彩。

新艳秋,这位与四大名旦同时代的传奇人物,被誉为“四大坤旦”之首、“坤伶主席” 。她的戏曲之路,本就与程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年,新艳秋先后拜在荣蝶仙、梅兰芳门下,而这两位皆是程砚秋大师的师父,从师门传承来看,她与程砚秋算得上平辈,程砚秋仅比她年长六岁。但新艳秋对程派艺术的痴迷,远超常人想象。她一心想拜入程砚秋门下,却遭拒绝,可这并未浇灭她对程派艺术的热爱之火,反而开启了一段独特的学艺之路——偷师学艺。

新艳秋凭借着惊人的天赋与刻苦的钻研,不仅学会了程派艺术,甚至还能与程砚秋唱对台戏。她的这一行为,在当时虽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却也让人们看到了她在程派艺术上的造诣。后来,新艳秋和章遏云挖走程砚秋班底一事,虽有程砚秋出国游历未给戏班子开工资,导致人员流动的客观因素,但也让她与程砚秋之间的关系一度紧张。不过好在,程砚秋大师和夫人最终选择原谅了她,甚至程砚秋夫人赞誉“所有弟子加一起不如一个没拜师的新艳秋”,这无疑是对新艳秋艺术成就的极高认可。

在程派二代传人中,赵荣琛和程永江都对新艳秋十分尊敬。赵荣琛作为程派嫡传弟子,深知新艳秋为程派艺术付出的努力与艰辛,她的才华和对程派的执着,赢得了赵荣琛的敬重。程永江作为程砚秋之子,同样认可新艳秋在程派传承中的地位和贡献,这种尊重是基于对艺术传承的共同认知和对前辈的敬仰。

然而,李世济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李世济是程砚秋大师的义女,某种程度上也可说是私塾弟子。在解放前程砚秋只收男弟子不收女弟子的情况下,她一直未能正式拜师,但却深得程砚秋大师的传授。李世济之所以对新艳秋态度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认为新艳秋没有师承,是偷学程派,因而打心底里看不起新艳秋 。在“纪程”演出时,李世济就曾强烈反对新艳秋参加,后来还是程夫人果素瑛出面才将此事平息。

除了对新艳秋的态度问题,李世济在程派发展上的改革之举,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她不甘于传统程派的束缚,锐意改革,对许多程派剧目进行了大胆改编,将程派艺术变得更加活泼、灵动,甚至修改了一些经典剧目的唱段和身段 。这一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新观众的审美需求,却也让许多坚守传统的程派戏迷难以接受,尤其是赵荣琛、王吟秋等传统派传人,对她的改革表示强烈不满 。王吟秋被称为程派的正统传人,在程老身边学习时间最长,对程派艺术的理解和演绎最为原汁原味,他自然难以认同李世济对程派的大幅改动。

李世济还自称“执牛耳者”,而江新蓉作为程砚秋大师唯一的女弟子,是经周恩来总理引荐给程老的,她则称自己扛起程派的大旗,这又引发了关于程派掌班人的争议 。在这场程派内部的纷争中,李世济的种种行为,使得她与其他程派传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而复杂。

新艳秋的程派艺术,是在对程砚秋大师的极致热爱与不懈追求中形成的,虽未正式拜师,却凭借自身努力成为程派传承的重要人物;而李世济,虽与程砚秋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系,却因对新艳秋的态度以及对程派的改革,在程派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诸多争议 。她们的故事,展现了程派在传承过程中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京剧艺术在时代变迁中的发展与碰撞。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